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公司新闻

中国网:守得住 选得准 干得好——水电十四局定点怒江泸水扶贫侧记

发布日期:2018-03-20 信息来源:企业文化部 作者:冉路超 字号:[ ] 分享

春节长假刚过,温暖的阳光就在怒江大峡谷播撒着春的气息。

沿着陡峭蜿蜒的盘山公路,吉普车从位于怒江边海拔930米的泸水市古登乡,缓慢地爬上2600多米高的半山腰,开进云雾缭绕的干本村。这一天,水电十四局新一轮定点扶贫工作队的5名队员,开始了他们驻村“挂包帮”的扶贫新生活。


大山深处的干本村(冉路超/摄)


险峻的通村公路冉路超/摄

泸水市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缅滇藏结合部,群山逶迤,雪峰环抱,山坡面积达99.96%,70%以上的当地居民生活在25度以上的山坡之上,是全国深度贫困“三区三州”和云南27个深度贫困县市之一。2007年,水电十四局积极响应云南省、电建集团扶贫工作要求,投身泸水市脱贫攻坚主战场,“强抽人、抽强人”组织工作队驻村帮扶,投入资金195万元,引进资金1.4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0余个,调配各种设备300余台套、800余人次参与抢险救灾,于2016年帮助泸水老窝乡中元村,成功摘除“贫困村”帽子,顺利实现“整村脱贫”的帮扶目标。同年,他们又转战泸水古登乡干本村,用心、用情、用力打响了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扶贫攻坚战……

精准识别,贫困底数清

干本村地处裂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怒江东岸大山上,共9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256户1006人,是一个集条件性、素质性、民族性、区域性、直过性为一体的整体连片傈僳族典型特困村,泸水扶贫攻坚的“上甘岭”。

水电十四局扶贫工作队长、村第一书记高荣会介绍说:“公司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切实担当起来,党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挂联村考察调研,明确了通过易地搬迁、特色产业、教育医疗、劳务输出的帮扶实现整村脱贫的工作思路,确定47名处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贫困家庭。”

打好脱贫攻坚战,精准识别是基础。水电十四局扶贫工作队员长期驻守干本村,克服山高坡陡、条件艰苦、生活差异、语言障碍等困难,按照“五看三问二听”要求,走进田间地头、围在火炉塘边采集信息数据,了解村民生产、生活现状及其所期所盼。通过村 “两委”(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会、座谈会、典型调查等形式宣传扶贫政策,把最贫困的家庭找出来,让最需要的人获得帮扶,将扶贫工作真正扶到“点”上、扶在“根”上。

工作队员田长发是一位大学毕业刚两年的贵州小伙子,他利用自己熟悉计算机的特长,不仅准确地录入和管理干本村的“精准扶贫国家和省级大数据平台”信息,还积极帮助古登乡开展精准识别培训,指导其它村进行大数据平台的信息管理。

打赢脱贫攻坚战,深挖贫困思想根源是关键。扶贫工作队坚持党建先行、“扶志扶智”并举、“输血与造血”齐抓、强基固本“双推进”。他们认为,村“两委”来自于村民,是村民最信任的人,是村民的领头羊。工作队驻村帮扶是短期的,村“两委”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能力发挥才是长期的。两年来,在工作队的宣传教育和情真义切的带动下,村干部立起脱贫志气,挺起脱贫腰板,讲话有人听了,办事有人跟了,过去那种“蹲在墙角烤太阳,等着别人送温暖”的风气逐步扭转,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初步显现。修建党员活动室时无集体用地,一名普通党员村民无偿地提供了自己的土地。干本村有劳动力345名,如今257人走出大山务工有了固定收入。

精准识别,使扶贫工作队最终确认了174户53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此基础上,他们编制了脱贫目标、脱贫责任、贫困人口进出动态3张图,建立精准脱贫工作日记、帮扶政策措施落实两本台账,细化完善“一户一档”资料的归档管理,为扶贫方案的精准实施打牢了根基。

精准实施,扶贫项目实

山高坡陡的干本村,路险、地险、房险,只有一条雨阻晴通的山路通往乡镇集市,村民主要靠807亩坡度25度以上的“大字报”山地谋生。要脱贫先修路,水电十四局扶贫工作队整合资金75万元,首先改建、硬化了干本村11公里多的唯一盘山公路,解决了道路经常塌方、滑坡、滚石等问题,改变了干本村“人背马驮”的原始交通方式。为解决村民饮水安全问题,工作队员爬到5公里外的大山深处水源点,通过反反复复多次试验,最终以“反向过滤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水网“雨天淌泥水、秋季管道阻”等问题,保证了村民全年都能喝上洁净水。他们还投入资金20万元加强村级标准卫生室建设,投入资金10万元完善村级幼儿园设施,投入10万元改造维修了乡中心完小的饮用水池和管路。并组织十四局部分单位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干本村捐赠1万余元学习用品,衣物1223件,现金5080元。 

“泸水市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川军、吴依华,爬陡坡、跨沟壑、走山路与村民“扎堆”交朋友,白天摸清贫困底数,晚上找穷根定出路。贫困家庭有的丧失劳动力,有的缺乏资金,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在茅草搭起来的“叉叉房”中……他们知村情晓民意,开出“一村一策、一组一案、一户一法”方子,对症下药。

干本村耕地面积少,种植结构单一,生产生活方式落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扶贫工作队积极协调资金282.722万元,大力 发展特色产业。他们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建立“公司+能人+农户”模式的养殖、种植合作社。从深圳范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姜种36600斤,试验种植生姜60亩,预计每亩收益将达2700元。投入资金50万元种植蓝莓100亩、打造香橼种植示范基地。把土鸡、猪、羊、牛养殖作为庭院经济帮扶项目,为贫困户发放土鸡苗3250只。两年来,他们在干本村发展了蜜蜂、竹鼠、豪猪等5个合作社养殖项目,以及波扣、黄豆、甜柿等6个种植项目,为贫困群众“短期能脱贫、长期能致富”找准了路子。

高荣会说:“驻村帮扶要紧紧围绕增加贫困家庭收入这个核心,坚持‘输血’和‘造血’一起抓,做村民想做而又难于做到之事。只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才可能弯道取直、后发赶超,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年,干本村33户89人脱贫出列;2017年,干本村贫困率由74.6%下降至63.35%,37户151人脱贫,水电十四局先后获得“云南省社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泸水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怒江州委书记纳云德,在干本村检查扶贫工作时称赞道:“水电十四局扶贫队员在村子里守得住,项目选得准,工作干得好!”村民在测评中对扶贫工作队的满意度达95%以上,他们说:工作队真心实意为我们找准发展路子,从生产、生活和精神上关心帮助我们,是我们信任的人。

精准发力,安居建设快

在泸水定点扶贫攻坚中,水电十四局针对全市还有76.37%的建档立卡户居住在危房中,解决贫困群众安全住房任务还相当繁重的实际,充分发挥本企业的施工管理、技术及融资优势,主动与市委市政府对接,搬穷窝斩穷根,承担起泸水市1379户5205人共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施工建设任务。2月25日春节后,在建的4个安置点全面复工,正抓紧黄金施工期加快建设进度。在日前怒江州4个市县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建设检查评比中,他们的综合排名第一。

走进双奎地村“恩感思落”安置点施工现场,只见混凝土拌合系统开足马力加紧生产,一台台挖机、一辆辆渣土车和压路机来回奔忙……这是项目部承建5个安置点中最大的一个,占地256亩,建筑面积55100平米,一期共建设23栋六层房屋,可安置679户贫困家庭。年前开工以来,已完成9号楼一层模板50%, 2、7、8、10号楼基础模板安装全面铺开,1、3、11号楼完成基础垫层浇筑,4、6、14~18号等多栋楼正在进行地基处理;841米的怒江江堤护岸工程稳步推进。

目前,因受怒江州“美丽公路”施工影响,项目部的大型运输车辆通行受限,外购材料需二次倒运。特别是马俄河安置点,由于横跨怒江的桥梁仅能通行小型货车,许多物资材料和机械设备只能通过船只渡过怒江,给施工组织带来极大的困难。项目负责人任君贤说:“虽然我们肩负的责任和压力很大,施工困难较多,但项目部全体职工仍然积极奋战,有信心按期完成易地扶贫安置点施工这项光荣的政治任务。” 


学校新貌冉路超/摄


易地安置点施工冉路超/摄

面对压力,春节长假刚过,水电十四局党委书记王曙平就带领10人调研组来到施工现场理思路、定目标、强措施。梳理施工重点难点,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加大资源投入,狠抓现场组织……一场围绕工期进度,全力以赴推进“易地扶贫安置点”建设的施工热潮在怒江大峡谷迅速掀起,再次展现出十四局人勇毅笃行、为泸水人民脱贫致富贡献力量的精气神!

链接:http://dz.china.com.cn/zx/2018-03-19/128923.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