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集团要闻

【一带一路旗舰篇】一座站 一个村 一群人

发布日期:2018-07-19 信息来源:电建海投公司 字号:[ ] 分享

截至5月25日24时,电建海投公司在老挝以BOT方式建设运营的首个水电站南俄5水电站,正式迈入安全运行2000天的大关,累计发电量超23.9亿千瓦·时。

在达到这一里程碑式安全指标的背后,这座位于老挝北部大山深处的水电站,是怎样的一座电站,它给当地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负责运营管理的又是怎样的一群人?

带着些许疑问与期待,记者从老挝首都万象出发,驱车前往南俄5水电站,一探究竟。

一座站,大山里的现代化

早上8点,车出万象,沿着老挝13号公路向南俄5水电站所在的琅勃拉邦省普坤县进发。一路群山叠嶂,峰回路转,其中58公里的进场路,尤为颠簸险峻,坚守在南俄5的电建人把这里叫做“仙霞岭”,戏称是一个“进来就不想出去,出去就不想进来”的地方。

十年前,中国电建人在这里开山拓路,沿着这条“生命通道”,建成了南俄5 水电站。去年,这座稳健运行的水电站,喜获小金人——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

电建海投公司董事长盛玉明曾评价说,南俄5水电站作为中国电建在老挝的第一个BOT水电站,它的成功开发建设,为中国电建开拓老挝市场,赢得南欧江整条流域开发建设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傍晚6点,迎着落日彩霞,我们进入了南俄5水电站项目营地。富有老挝特色的办公楼、员工之家和餐厅,配套齐全的篮球场、活动室,给这人迹罕至的大山增添了现代的气息。

更富现代气息的是这里的运行管理。自2012年12月投产发电以来,南俄5项目公司就着手进行制度修编,目前已精心汇编了1763项标准文件,成为首家通过中国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现场评审的中资境外水力发电企业。

不仅于此,从2015年开始,南俄5项目公司开展了生产管理系统规划建设,一期项目和二期项目已分别于2016年4月和2017年7月上线运行,共设有20多项管理模块,打造出规范化、标准化、无纸化(或少纸化)工作管理平台,实现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地管理电厂生产活动各类信息。

采用JAVA EE(J2EE)架构,基于ORACLE关系数据,可以让北京总部实时掌握南俄5生产经营状态、机组出力和工况,成为电建海投公司上线运行的第一个生产管理系统,也是公司第一个独立部署在海外项目部的信息化系统,真正实现了“养在深闺有人知”。

在此基础上,南俄5项目公司还“走出去”,先后到南欧江梯级水电站、南俄1水电站、南滕2水电站、南立1-2水电站开展业务对标活动,以全环节、全岗位对标、创标,“两位一体”电力生产管控组织模式运行一年多来,持续优化,日臻成熟,确保了电站安全足额发电。

在今年的电力生产经营工作会上,电建海投公司总经理杜春国在谈到老挝电力市场营销时指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市场、创造需求,建立跨界思维,立体化推进,实现远可送、近可用。

围绕着能发电、能上网、能回款的目标,面对老挝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南俄5项目公司采用全员参与、分层营销的方式,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等,全方位、立体化开展电力营销,确保电量输出的同时,售电款得到及时回款,每年超额完成海投公司下达的年度电力营销目标。

一个村,嬗变总在悄然间

“我们村六年之前还只有40多户200多人,但现在已有200多户1000多人了!”在普坤县大山深处的南汀村,村长通潘说起村里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里是离南俄5水电站最近的一个村子,距离20公里,车程1小时。

工程建设期,电建人在寻找砂石场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近乎原始的村落。从此,南俄5水电站和这个村庄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村民能走出大山,电建人首先为其架设了一座桥梁,开辟了40公里山路,直通老挝7号公路。

路通了,为村里打开了山外的世界。山外开始有人能进来收山货和农产品,村民们做起了生意,村里很快便有了第一辆摩托车和拖拉机。这两年,动力更足、拉货更多的小货车也渐渐多了起来,山里的新鲜农产品被源源不断的运往川扩省。

南俄5水电站发出的电,让这里的夜晚第一次点亮了灯光,人们还买了卫星接收器和电视机,山里的老人和孩子们第一次看到了电视节目,见到山外世界的模样。

现在,南俄5项目公司办公室主任余嘉宏和他的同事们,每个月都会驱车来到南汀村。因为,项目公司为村里修建了漂亮的小学,建立了器械药品齐全的村诊所和三间村民会议室,项目公司定期会给孩子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组织川圹省医院医生给村民们查体,余嘉宏还会第一时间把工资送到4位驻村医生和老师的手里。

南俄5项目公司副总经理田少强告诉记者:“我们来到老挝投资建设电站,并且亲眼目睹了当地山民的艰苦生存条件之后,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心情就特别迫切,经过几年的努力,南汀村以及周边的几个村寨都慢慢富裕起来,也让我们特别高兴。”

正是因为修了路、通了电、建起了学校、诊所、沼气池和引水系统,让这里的“生活配套”远近闻名,散居在周围山里的民众陆续聚集到这里。几年的时间里,人口数量翻了三番,南汀村也成了周边最富裕的村庄。

现在的南汀村,更像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南俄河绕村而过,村边的山坡上,菠萝、玉米等农作长势喜人,一条平整的村道两侧,很多人家正在“大兴土木”,将茅草和木板搭建的房子,翻盖成上下两层色彩绚丽的砖瓦房。孩子们在宽敞的教室里,认真学习,大声朗读,老人们悠闲地看着电视,年轻人已将山货装满车厢,牟足了劲,向山外开去……

日子有滋有味,友谊地久天长,幸福挂在每个人的脸上,欢乐飘荡在南汀村的上空。

一群人,于无声处献芳华

群山环绕,寂静空旷,富含的氧离子,很容易让久居都市的城里人“醉氧”。这里是令人向往的“仙境”,但如果让你在这里一直待下去,半年才出一次山,没有亲人陪伴,少有外人来访,很多人会望而却步。但南俄5水电站的30多名中国电建人耐得住这份寂寞,守得住这份职责。

这里每天云雾缭绕,除了鸟鸣山涧、雨打芭蕉,再无其他嘈杂的声响。正是这份安静,让有定力的人,去完成一件件了不起的事情。

为了消除尾水冷却器漏水缺陷,利用停机间隙,生产技术部主任王红和同事们,钻进阴冷潮湿的安尾水隧洞内,前后奋战了30多天,为其改头换面,装甲护身,彻底消除隐患,还获得了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协调员莫永祥每个月都会带着三名老方员工,带上砍刀、背上背篮、绑紧裤腿、备好雨衣,步行20多公里去巡线,时刻面对路上不时出没的蚊虫、蚂蟥和毒蛇。

“多了一度电 少了几分眠。”是南俄5水电站一线员工的真实写照。

负责大坝监测工作的李天民师傅,一只老挝当地的小白狗,陪伴他在大坝上坚守了五个春秋。他告诉记者,他的儿子也在老挝,参与中老铁路的建设,但山川阻隔,爷俩从未在老挝见过面,只能在相同的时间里回国休假,才能“偶遇”。

没有亲身体会,很难想象大山深处的孤寂。就连很多老挝本地人,干上两三月也纷纷离职了。或许,对别人来说是无法想象和忍受,但在他们看来却是习以为常,理所当然。

下班以后,安全专员宁海龙喜欢看足球、打篮球、听听歌,想想远在四川绵阳的妻子和儿子。宁海龙坦言,跟在城里工作的大学同学通电话时,他也羡慕过他们能经常出入大商场,能穿着体面的西装、皮鞋,能每天都与妻儿厮守。“但我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他们的业余生活是比我好,但在南俄5,是人生的另一种独特经历。”

其实,用宁海龙的话说,项目营地里也蛮温馨。这里有放养的狗狗、猫咪、小鸡和大鹅,有自己开辟的菜园,营地里种植的芭蕉和木瓜,常常吃不了,这一切让冗长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让坚守的岁月多了一抹亮色。

三年前,一名新华社记者,也曾驱车9个多小时来到这里,向外界讲述南俄5水电站中国运营团队的故事。在文章结尾处,他深情地写道:“转头突然发现不远处静谧山谷的天空上,挂着一抹淡淡的彩虹……”

是的,静谧山谷是他们的工作环境,为老挝人员创造五彩斑斓的彩虹般的生活,是他们的事业。    

岁月,伴着南俄河默默流淌,芳华,于无声处静静绽放。

价值多元,选择也多元,但总有些选择会让人肃然起敬。比如那些遵从自己内心,坚守在异国他乡、生产一线的电建人,他们让自己学以致用,价值得以释放;他们深入属地国情,体察民众期盼;他们在艰苦环境磨练意志,散发着动人的光辉。

“公司把这份工作交给我们,我们就要责无旁贷要把它干好。远、险、难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哪怕身处深山,心中永驻光明,为‘一带一路’增光添彩。”已扎根老挝20多年的南俄5项目公司总经理李明感慨地说。

以大山为伴,大山无言;与碧水为邻,碧水荡漾。它见证了,中国电建人在这片土地上洒下的汗水,它映照出,老挝人民的在光明中绽放出的每一张笑脸……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