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集团要闻

【一带一路故事】老挝籍员工王俊龙:我有一颗澎湃“中国心”

发布日期:2018-09-14 信息来源:电建海投公司 字号:[ ] 分享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老挝南欧江流域公司举办的一场晚会上,深情演绎这首《我的祖国》的却是一名外籍员工。只见他,神情专注,目光真诚,整个人都沉浸在歌曲的意境中去……

王俊龙,老挝籍员工。他常说,来中国电建工作,了却了整个家族的夙愿,因为我有一颗澎湃“中国心”。

一名司机的 “逆袭”

2014年7月,刚刚参建完琅勃拉邦机场的王俊龙,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南欧江梯级水电站,成为了一名司机。

“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了‘王俊龙’这个中国名字,我天生对中国有好感。琅勃拉邦机场、南欧江梯级水电站都是中国企业建设的,司机虽是普通的工作,但我会全力以赴干好。”王俊龙说。

从此,项目营地的大院里,王俊龙所开的车子总是保养的最干净、维护的最到位、出发最准时的那辆。刚开始的时候,王俊龙驾驶区域只限于琅勃拉邦市区,后来扩展到整个琅勃拉邦全省,乃至中国的西双版纳。

半年后,王俊龙已能单独出车往返于整个南欧江流域的各级电站了。两年后,王俊龙驾驶的车辆成为出车概率最高、行驶里程最长、且没有出现任何差错的车队标杆。

不会电脑的司机不是个好“管家”。业余时间,王俊龙最大的爱好,除了学习中文,就是去捣鼓电脑。为此,他还不惜去当地的打字社去做兼职。“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在中国企业工作,除了中文优势,掌握电脑操作,也是一名司机所必须的。”

    技术好、中文好、电脑好,又熟稔老挝当地民情的司机王俊龙,最终在老挝南欧江流域公司实现了人生的“逆袭”。2017年2月,他从一名高中毕业的司机正式成为项目公司综合部的文员白领,收入也从过去的100多万基普涨到了300多万基普,办公室主任李友安是他的业务老师,流域公司总经理宋会红则是他的职业导师。

现在,王俊龙负责整个流域公司的证件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办理签证、协调车辆和中老材料翻译。“现在,中国电建是老挝占据水电市场份额最大、建设项目最多、信誉最好、实力最强的外资企业,能在这里工作,浑身充满干劲。”对于未来王俊龙充满期待。

人送外号“龙哥”

工作认真、严谨、标准高,工作之余又爱热心助人,不论是中方员工,还是老方员工,大家都喜欢称呼王俊龙一声“龙哥”。

去年,南欧江流域公司组织对企业管理标准进行修订,王俊龙发现《证件管理标准》中缺少了诸如护照、签证信息统计、证件办理记录等表格。很快,王俊龙就设计出了中老两国文字的单独表格,提交领导审议,并最终被纳入证件管理标准中。一年多的时间,王俊龙参与流域公司6项企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一名老挝员工能成为中国公司管理制度的参与者和制定者,王俊龙感到自豪的同时,更感受到中国电建满满的诚意和胸怀。

2017年2月,王俊龙去五级电站项目出差,无意中得知运维项目司机阿赛的妻子身患癌症的事情,因病情严重,无法支付高昂的治疗和贵重药品费用,只能靠购买廉价药品止痛。出差返回公司后,王俊龙将情况及时向领导做了汇报,并申请组织捐款,在公司同事的爱心援助下,共筹得善款1500多万基普,与中国同事一起,帮助同胞度过了难关。

和“龙哥”在一起有安全感,这是很多中老员工的一致感受。王俊龙手机24小时开机,大家有什么事,总是第一时间赶到解决。

“中国企业到老挝投资建设电站,为我们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做了突出贡献,为公司服务,为大家伙服务,是应该的。”

去年,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摄制组来到琅勃拉邦采访,王俊龙当仁不让成为了摄制组的“导游”。从繁忙的施工现场,到崭新的移民新村,再到热闹的琅勃拉邦夜市,王俊龙地道的中国话和他的乐观开朗,成为了节目中的一抹亮色。

“我来自中国”

故事说到这,或许有人会疑问,王俊龙为什么会与中国有种 “自然亲”?王俊龙说,那是因为自己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

王俊龙的父亲,上个世纪60年代,从云南江城县来到老挝,投身于贯穿老挝南北全境的13号公路修筑,在这里结识了王俊龙的母亲,并最后定居在琅勃拉邦,成为了当地的华人理事会成员。

2009年,父亲在因病去逝,安葬于当地的华人公墓。 “王俊龙的名字,就是小时候父亲给我取的,他是不想让我忘了,我身上流着的是中国人的血,是龙的传人。”

从此,母亲在艰难度日中把6个孩子拉扯大。父亲虽已故去,但孩子们并不陌生,因为母亲时常说起父亲参与修建13号公路的事情,她勉励孩子们要好好学习,等长大成人、学有所成后,能要到中国企业工作,和他们的爸爸一样,为老挝建设,为中老友谊贡献一份力量。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十年前,老挝还要向中国云南买电,但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以中国电建为代表的中资企业加大对老挝投资,南俄5水电站、南欧江梯级水电站、中老铁路等一系列大工程、大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老挝北部山区也能用到充足的电力,条件的改善也使得琅勃拉邦成为世界文明的旅游城市,这一切让王俊龙和他的老挝同胞们,对中国、对中国电建有着深厚的情感。

现在,王俊龙的二姐在中国驻琅勃拉邦总领事馆做文职工作,三姐在中国人开设的“中国医院”里做护士,最小的自己也在中国电建找到一份适合自己发展、充满美好前景的工作。

“中老两国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我们一家跟中国的感情,也是中老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缩影。这份深厚情感将世代相传,我也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中老友谊添砖加瓦。”王俊龙说。

江水澎湃,占芭花香。幸福生活就像这南欧江一样,碧波荡漾,欢腾流淌,这朵中老友谊之花,早已深深根植于年轻一代的心中,生芽破土、茁壮成长……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