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扎根高​原建电站 “潜入”地下写青春——记两河口水电站1416联合体总工程师王红军

发布日期:2018-09-04 信息来源:企业文化部 作者:贺大松 摄影: 字号:[ ] 分享

二十八年前,云贵高原上的一个懵懂少年背起行囊,跟随水电前辈开始了傍山锁水的漫漫征程,从澜沧江漫湾、大朝山、小湾、里底水电站、到金沙江乌东德,再到雅砻江两河口,这一路没有高歌,没有呐喊,他默默扎根在水电一线施工领域,诠释着水电建设者的价值与精彩。他就是2016年四川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优秀建设者,三年蝉联雅砻江两河口建设管理局授予的“优秀总工”, 2018年被云南省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现任两河口水电站1416联合体副经理兼总工程师——王红军。

1990年从陕西机械学院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他从漫湾水电站起步,担任施工技术员,主要负责导流洞现场施工技术工作,与同批新员工一样,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好学上进的王红军也在一步一步地规划着自己未来的方向。白天,他一头扎进工地,一张图、一支笔,总是跟在老师傅后面,边对照图纸、边仔细察看现场,老师傅说的每一句话对他来说都比金子还要宝贵,他一字不落飞快地记在本子上,生怕漏掉哪个细节。晚上,同龄人都已睡去,而办公室昏暗的灯光下总会留下他的身影。从技术员到副科长、从副科长到科长、再到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一路砥砺前行,完美蜕变为扎根水电一线的超级工程师。世界级小湾地下厂房的有始有终的六年施工磨练、使其真正成为了地下工程施工的行家。

2011年11月,他被安排负责工期最为紧张的乌东德电站导流洞室群技术工作。该工程具有洞径高、跨度大、相隔近,岩层极薄、特碎、地质复杂多变,且特殊地质段超长。作为项目总工程师,他每天都面对来自坍塌的危险。面对危险,用他自己的话说,组织信任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再苦再累再危险我都要坚决完成任务。他与其技术团队凭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勇气,务实能战敢为人先的作风,科学分析、反复研究,终于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在被专家称之为“地下开挖工程中的万花筒”,被专家评价为“没有十四局,其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他主持完成的《大跨度特殊地质条件下洞室群快速开挖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科技进步二等奖,《偏压浅埋大断面隧洞群开挖支护技术》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5年4月,1416联合体中标承建两河口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王红军被调任为1416联合体副经理兼总工,并马不停蹄地奔赴生产一线。习惯于兢兢业业打拼在生产一线的他有着丰富的施工技术经验和较强的生产组织、协调能力。在接手工作面之后,他迅速带领工程技术、测量、施工管理人员奔赴施工现场,仔细查勘地质地貌,结合现场实际,与大家集思广益,详细规划施工方案,悉心制定施工组织措施,并着力解决两件大事。

一是重点研究解决长隧洞通风散烟问题。两河口引水发电系统工程其场内交通复杂,洞中开洞,相互交错,工作面多,埋深大,出口少,通风散烟难度极大。且洞室埋深大,从地表进入三大洞室顶拱部位最短距离也有三千多米。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和进度及建设者的身体健康。工人们每天从洞室工作出来,鼻子里嘴里全是黑黑的灰尘,作为总工,凭借从事水电工程施工底蕴和敬业、科学的严谨态度,解难破困,接受住考验。他通过实地考察,反复认真研究,优先着手打通五条竖井以改善通风,并从最近地表隧洞供新鲜空气,将污浊空气从掌子面抽出,地下厂房通排风形成循环系统,极大的改善了洞室空气质量和施工环境,使得地下厂房空气新鲜,使人神清气爽,让工作环境充满人文关怀。爱琢磨的他提出喷雾降尘的构思,带领技术人员运用喷雾器原理,将施工用水通过压力泵进行加压后,形成一道水雾幕墙,缩短了爆破后通风散烟时间,得到了监理、业主的高度赞扬。

二是优化三大洞开挖方案,使其利于进度质量及安全。有着丰富施工经验的他根据断面尺寸和围岩类别与同类工程对比,坚持认为开挖方式如果采用半幅错距开挖效果会更好,施工功效会更高,施工安全更有保障;主变室超前主厂房和尾调室开挖有利于对穿锚索提前施工,能够及时抑至岩体爆破松弛及高边墙应力变化,保障施工结构安全。对此,设计、监理都不以为然。他犟劲儿一上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主动找到设计、监理,苦口婆心说服业主和监理,并且实践证明半幅错距开挖方法经济节约、安全可靠、质量优良。

地下厂房岩壁吊车锚梁是地下厂房机电安装及检修设备桥式起重机运行轨道承重永久性建筑物,对于整个引水发电系统工程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岩锚梁施工又是一项综合性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十分考验施工技术能力与管控能力。他围绕“高地应力、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壁吊车梁精雕细刻的开挖技术、厂房岩壁吊车梁免装修镶边镜面混凝土施工技术”开展技术研究工作,他和他的团队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过程调整开挖爆破方案,执行“一炮一总结、一炮一研判、一炮一设计”,坚持开挖似雕刻的理念,严格控制开挖体型,实现了地下厂房岩锚梁开挖爆破半孔率达到了96.9%,岩面不平整度5.1cm,平均超挖4.6cm,主厂房岩壁吊车梁混凝土浇筑实现了镜面效果,得到马洪琪院士等专家的一致好评,开挖质量达到国内同类型地质条件下领先水平。

作为联合体总工,他一直坚守在藏区高原两河口工地,几乎每次下班,他都走在同事们的末端。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与艰苦的施工条件,他坚信只有全体战友凝心聚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打赢每场攻坚战。他工作中的专注让人陶醉:经常看到他两眼盯着电脑,时而手里的笔飞速的计算,时而查阅图纸,时而摸起电话或召集技术人员沟通,时而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坐在那考量技术方案。和他接触过的人都有体会深刻,他工作一丝不苟、神情专注,他对自己工作要求高,用他常说的话就是:“惟正已可以化人,惟尽已可以服人”。对于年轻技术人员编制的方案措施、水平不一,他总是耐心、细心地审查,也会给技术人员一一指出,从没有因为年轻人毛躁而失去耐心教导,他的细心让那些年轻人从心里感到敬畏。他不但严格要求自己,对年轻人和“徒弟们”都是严格不放松。他要求徒弟们在工作中首先要将工作态度放端正,放低姿态,认真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才不会出现骄傲情绪,才能踏实工作。他时刻向年轻的员工讲解工作方法及要点,让他们学习成长。他说“图纸不熟悉,再高的技能也发挥不到‘点子’上”。 小年轻黄鹏飞说过:“我觉得王总教导我们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工作态度及工作技巧”。他说“工作就像练功夫,想要练好,都需要时间,需要潜心钻研,稳扎稳打,脚踏实地,全心全意的投入,才能将功夫练到更高、更好、更实用”。 正是他这种兢兢业业、踏实刻苦、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不自觉的将精益求精、肯学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扎根到自身的工作当中去。

无论取得了多少成绩,获得了多少赞许,但究竟他也是一名普通的丈夫、父亲,有爱人、有儿子,他用事业充实了半辈子的人生,对家庭的思念、对家庭少有照顾的愧疚深埋心底,对他来讲,对家人的付出是他无法弥补的遗憾。他常说“怕吃苦,就不要选择水电”。虽然他生于云南、家在云南、工作在云南,第一次走出云南干工程,便是四川两河口电站。他从事水电建设28年,每次休假都是结合出差顺带回家几天。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他有颗忠于水电事业、默默奉献的精神,始终把国家水电建设事业放在首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诠释了“水电滇军”的“和建天下,品臻致远”使命,时时处处以一名共产党员干部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心尽力,用他的实际行动代言着一名真正水电人应有的情怀和品质。

目前,两河口引水发电系统开挖支护施工已基本完成,正在由开挖施工向混凝土施工转序,王红军等带领1416联合体团队坚持“安全为天、质量是命”的理念,以“管理为重、履约为先、创效为本”的方针做好后续各项工作,不久的将来,两河口水电站发出的清洁能源也将点亮万家灯火,用永不衰竭的光和热,助力藏区发展,为中国梦祈福。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