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训俭示康》有感

发布日期:2019-11-18 信息来源:企业文化部 作者:吴小芳 字号:[ ]

司马光,没错,就是这个砸缸的司马光,发生这个故事时他年仅6岁。如此年纪便能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灵活砸缸及时救同伴性命的孩子注定不凡,在当时社会吹捧赞扬下,他也仅仅认为是“不过是小事一件而已”,不骄傲不自满;长大成年、走上仕途之后历经几十年官宦生涯,晚年更是废寝忘食主持编制长篇巨制《资治通鉴》,历任四朝,帝王倚重,百姓用户爱戴,耄耋之年奉命回京任职时受群众夹道欢迎,不是宰相胜似宰相。作为北宋中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他的成就无愧于世人对他的称号。实际上司马光不仅做人成功,他还对教子治家也很有方法。其鸿篇巨制《家范》、 篇幅稍微简约的《训俭示康》都是其代表作。

《训俭示康》是司马光专门就节俭问题训示儿子司马康的家书。其中他无不表达一个这样的观点:节俭可聚福,奢侈必招祸。文中他引用了不少正反的人物和事例,对他的观点进行论证:以俭以廉,为民则“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为官则“不役于物,直道而行”;由奢由靡,为民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为官则“贪慕富贵,妄道速祸”;奢侈多欲的人,做官必定贪污受贿,为民肯定盗窃财物。所以说,节俭是所有美德的共同点,奢侈是所有恶德中最大的罪恶。

节俭可聚福,奢侈必招祸。从仕为官的高管如:李沆、鲁宗道和张文节等官员因俭约而得名,石崇因富可敌国,且爱炫耀财富,而招致杀身之祸…..古往今来,这样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比比皆是。比如清朝乾隆时期巨贪和珅落得抄家、被赐狱中自尽的结局,十八大以来因贪污腐败而身陷囹圄的高官人臣。

为官如此,为民同样也需要节俭。最近看到一则新闻:双11晚一男子爬到天台欲自寻短见,原因在于他的妻子严重透支消费欠下巨额贷款,让他不堪重负。网购时代,谁不买点东西啊?可一看详细报道这男子的妻子因购物欠下几十万的借款让人咂舌。原来她是这样挥霍的:买几千块的包用不了两个月就以几百块卖掉,囤积的东西有的食品类甚至已经过期….这就不是浪费是什么?所以从为民的角度来说,节俭持家才能丰家,挥霍浪费只会导致败家甚至到家破人亡的严重程度。

司马光不仅是有节俭的思想,认为其不仅是一种美德,他一辈子还真正践行了“节俭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更是将节俭廉洁视为关乎个人、家族的前途和命运的远见与行动。

在北宋,士大夫官宦家居,均是雕栏玉砌、金碧辉煌、奢华如神仙洞府,如赵普宅、寇准宅、蔡京宅、秦桧宅等,先后成了宋朝各个时间段的标志性建筑,司马光的住宅却身处陋巷,低矮破败,仅能遮风挡雨;夏天酷暑难当,他便在陋室下面挖一个地窖,穴居其中,在地窖中编著《资治通鉴》,也因而被人讥为“穴处者”。妻子张氏无生养也绝不纳妾,妻子过世后位高权重的他竟需靠卖掉收几亩良田才凑足丧葬费,这在当时奢靡蔚然成风的北宋,简直是“寒碜又另类”。

然而,放眼当下,新时代的官员就需要有司马光这样“寒碜而另类”的品行;身体力行,廉洁自律,甘于陋室,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因为讲阔气,动辄花上万元吃一顿饭”;“ 因为讲排场,吃一半扔一半”;“燕鲍翅、山间野货,好个山珍海味”;“拉菲茅台当啤酒”。思想里、骨子里、作风里,就是奉行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不但自毁前程,也是在腐蚀党的执政基础,削弱党的执政力量。所幸的是,党的十八大刹住了官场奢靡享乐之风,现在不少高档会所闭门拒客、整顿歇业,奢华酒店变得亲民平民,高档消费不再望尘莫及,这无不彰显官场风气的好转。在民间,人们不再以外出就餐打包为耻,店家也支持打包行动;商场购物提倡自带购物袋,酒店提倡自带洗漱用品等都是反对铺张浪费、提倡环保节约的行为。

无论是为官还是为民,我们都应该学习司马光的远见和行动,都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