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公司新闻

随着“一带一路”走向国际市场——公司接受云南卫视采访

发布日期:2018-03-09 信息来源:企业文化部 作者:倪元景 字号:[ ] 分享

3月5日晚间,云南卫视《新视野》栏目播出了节目《中国水电十四局:瞄准“一带一路”拓展国际业务》,水电十四局海外事业部党委书记刘昆会、亚太事业部副总经理史志峰在演播室接受采访,重点介绍了刚刚移交的斯里兰卡有史以来最大水利枢纽工程——M坝和水电十四局海国际业务发展之路。

由中国电建集团所属水电十四局承建的斯里兰卡M坝水库项目日前已正式竣工并移交,这一工程被称为斯里兰卡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是中资企业“寻路”斯里兰卡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下的品牌工程之一。

M坝水库工程位于斯里兰卡中部省,蓄水能力为5.7亿立方米,发电能力25兆瓦,水库工程从南到北贯穿整个斯里兰卡,它利用较大的库容将雨季的水调节到旱季使用,并将中部的水资源调节到北部地区使用,其意义和作用相似于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工程。交付使用后,能够有效解决斯里兰卡农业灌溉及生产生活用水以及电力供应等问题,将极大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质量,可以满足斯里兰卡1/3的用电需求。

水电十四的工程对斯里兰卡的人民有什么影响呢?史志峰这样讲:“最直观的影响就是缓解了当地的电力紧张局面,极大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带动当地劳力市场,使当地工人工资收入水平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其次,斯里兰卡是一个缺水且水资源分部不均的国家,M坝的建成,把斯里兰卡中部的水调到北部地区,解决了北部地区的干旱和缺水问题,所有沿线的老百姓的饮水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对斯国战后的恢复重建和民生的改善有着非常重大的政治意义。”

在谈到中国企业如何在海外才能走得进、留得住时,刘昆会这样讲:“这是一个‘削足适履’的过程,削足适履本身是一个贬义,但是做国际工程,我们要主动融入当地,而不能要当地来适应我们,唯有秉持这种削足适履的精神,才能让我们企业真正在当地立足。融入当地的同时,还应该用我们的技术,用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精神去感染当地人,使他们也能够适应我们的管理,适应我们企业的文化,这样企业才能融入当地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要大规模走出去,要用中国标准,体现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国标准体现在哪些方面?刘昆会是这样理解的:“中国标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发展,融合了欧美标准的精华,是一套完整的、成体系、先进的标准;其次,我们的项目用的是全套的中国机械设备,中国标准走出去,中国的制造业也就随之走向了世界。”

作为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牌建筑企业,水电十四局已经在国内外的水利、公路、地铁、市政、环保等领域承建了各类大中小型工程400多项,安装水轮发电机组超过380台。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依托自身的施工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积极探索走出国门的新路,将业务触角伸向遥远的非洲。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企业已经在厄瓜多尔、加蓬、刚果(布)、喀麦隆等国家和地区建有水电站和公路项目群,在斯里兰卡建有公路和水利枢纽大坝项目群,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有地铁轻轨等项目,海外项目遍及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到2016年,中国水电十四局国际业务累计完成产值370多亿元人民币,累计签订合同金额超过640亿元人民币。

作为一名“老国际”,刘昆会这样跟大家分享做国际业务的经验:一是要融入当地,进行属地化管理,大量培养国际化人才,以全球化的战略思维,通过全球资源的配置,逐步实全球化;二是中国标准和中国规范的推广和应用,这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去推进;三是以口碑带动市场,企业承建的项目,一定要做到百分之百的优良,为进一步拓展市场打下基础。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水电十四局还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未来我们将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我们企业在地下工程等方面的技术专长和优势,在世界各地为世界人民建设更多的电站、公路和房屋,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云南卫视演播室现场

链接:http://tv.cntv.cn/video/C11120/df143524e0cd3de2f09d70d30a4e5c44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