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明如长风浩荡,匠心雕琢如璞
——记临汾市河汾一路快速路工程项目经理部党支部书记、常务副经理李明明

发布日期:2024-06-19 信息来源:西北工程公司 作者:杨小兰 摄影: 字号:[ ] 分享

长风浩荡,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征途的擂鼓浩荡磅礴。跋山涉水,匠心不古,是一个水电人赤诚的情怀与热爱。

足迹起于者磨山、马鞍山风电场,那便御风前行,在晋红、郑西高速上驰骋,扬起理想与信念的风帆,17年的精雕细琢与坚守匠心,一个工程质量人在汲汲求索,用青春与汗水诠释奋斗与拼搏的感动,用一串串脚印拼凑精彩的人生华章,这便是山西临汾市河汾一路快速路工程(EPC)项目经理部党支部书记、常务副经理李明明,一个如清风长林般,勇毅奋战的水电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者磨山风电场,是我进入水电十四局参建的第一个项目,对我来说,具有深刻而非凡的意义”,谈到与水电十四局的缘起,李明明颇有感触。

2008年8月,水电十四局投资开发建设了云南省首个风电项目——者磨山风电场。作为水电十四局从单一施工向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发展的重要实践项目,这一阵“风”无疑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刚进入磨山风电项目,李明明还是一名基层技术员,但是在风中磨砺、雕刻的,是一个全新的人生轨迹。

“海拔2800—3006米,装机规模3.075万千瓦,总投资3亿元的风电场,仅用时6个月就建成投产,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发电的投资建设新目标,在恶劣的施工环境下,而且是从未涉及过的全新领域,我们只能靠着以往的施工经验,摸着石头过河”,面对风机基础开挖、道路施工等挑战,项目团队不仅要克服雨季开挖、低温砼浇筑等困难因素,更要保证施工进度,为如期转序进入安装跑赢时间赛。虽然是技术员出身,但李明明承揽了安全、质量管理两大板块,既是安全生产的“守护者”,也是质量管控的“把关人”,顺利完成质量验收等工作。玉汝于成,者磨山风电场也并未辜负每一个建设者,“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云南省优质工程二等奖”等荣誉的获得,便是最好的褒奖,也是对全体建设者的无声肯定。

照进人生的每一束光,不会消散,会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等远行的人,指引方向。在者磨山风电项目的沉淀和积累,为李明明在马鞍山风电项目的再次启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单机1500千瓦,由马鞍山、黄草坡、干海子三期风电场组成,93台风机,总装机139.5兆瓦,是当时云南省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我们干的是最难、海拔最高的,从公路路口进去73公里,山上没有信号,又恰逢云南50年一遇的干旱,山上没有水,生活极其不便利……”刚从者磨山风电场转战,李明明立即奔赴下一个战场。当时,项目实行包含管理理念、组织机构、施工工艺、管理方式的“四个创新”办法,采取精细化、轻型化管理,一人分饰多角是常态,在项目成员不足10人的情况下,李明明独自1人总揽安全和质量,尤其是面对从未合作过的香港业主方,质量管理模式、质量资料等“全新模版”,白天需要驻守现场负责安全、质量管控,晚上挑灯夜战准备质检验收等资料。“前一天晚上就要准备好验收资料,来不及准备的就早上上班带着去现场,趁着监理和业主还没到,现场用尺子量,坐在基坑边上就填资料”,这样的经历对于李明明来说印象深刻。当然,面对如此大装机容量的风电建设,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风机基础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同时经历了云南30年一遇的强降水,在多雨、零下20℃低温、高海拔施工条件下,风机基础环的安装确实是费了一番周折。“就算是零点几个毫米的基础沉降,对基础环的安装都是巨大的影响,需要经过数百次的调整。64个螺栓孔,相邻之间以及对角,所有的需要经过精密的测量,最大误差要控制在2mm以内,超过了就要出问题了,93台风机的基础环,几乎全部零误差”,李明明坚持将质量刻在心上,不敢一丝懈怠,在高标准严要求下,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了业主多方肯定,获云南省2011年度“优质工程”三等奖、国家电力优质工程奖。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风势浩荡,那便驭风直上,九天之阙,见群山之巍峨。在云南省两大风电场的磨砺,只是为李明明的人生大书刚刚填下序言,精彩的篇章和脚注等待读者去深入揣摩和品读。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疾风知劲草,如果顺风奔跑,速度将远远超越13.9m/s。

鲁迅先生曾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但是,一条承载着浓情厚谊与期盼、带来幸福的民生路,绝不是机缘巧合,而是一群人的艰苦奋斗。

风过留痕,是飘扬起的电建旗帜。从马鞍山出发,奔赴转龙镇道路工程BT项目,李明明以一颗更加沉着而宁静的心继续雕琢使命与担当,和一个热血少年的青春理想。

作为水电十四局第一个自主实施的BT项目,转龙镇道路工程的建设是一条不断摸索、创新求变的道路。在“两区”人民政府以“融资+施工总承包”运作模式下,需要顺利完成约0.9公里银河路改造提升和约2.61公里古马路道路新建,面对沿线商铺征拆、管线系统迁改等难题,怎么与政府打好交道,获得居民的支持,顺利交付,是项目需要思考和奔波的重中之重。

“2个社区,20个村子,沿线商铺林立,一干就是一年。商铺也不能不做生意,征拆之路比走蜀道难,工期严重滞后”,时为质量安全部负责人的李明明,不仅全面负责现场安全质量,还兼顾对外协调和征拆。“只有真诚的心才能打动人,当地为彝族苗族聚居地,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他们彻底懂得这项工程的巨大价值和意义,以朋友之心相交,携手共同去促进这项民生工程”,李明明是真正践行着“干一项工程交一方朋友”,在他的努力与奔波下,顺利抢抓回滞后70天的工期并如期完工,安全可控、质量创优,在“两区”内所有施工单位中位列前茅,获昆明市“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称号。

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真金。努力加勤奋等于成功,这绝不是伪命题。在转龙镇道路上的奔跑,为李明明在晋红高速、江门高速、郑西高速上跑出更出色的加速度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与经验支持。

2014年3月,李明明临危受命,进入晋红高速三标项目,负责征地拆迁工作。作为纳入全国“PPP”项目库的云南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晋红高速这条集成公路打造了多项创新成果,征地拆迁首次引入“征收土地补偿费作价入股”模式。在晋红高速接触到的新征地拆迁思维以及对外协调方式,这为李明明全面负责江门道路总承包-273道路施工积累一定的经验。

“现场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综合物资,对外协调,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和考验”,在江门道路工程,李明明作为工区负责人总揽全局,不仅要保证施工进度,又要守好安全“红线”,在质量管控上更是精益求精,成功打造样板工区,顺利完成竣工验收。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真正的匠心需要时光去雕刻,需要丰富的实践去不断打磨。在郑西高速项目,李明明又投入到深山峡谷中,探索质量的奥秘,继续修炼一个质量人的优质品格。

在有“河南省最美高速”美誉的郑西高速项目,李明明主要负责第五标段控制性重点项目——白云山特长隧道的质量管理工作。白云山隧道长6347米,海拔高程在900m—1400m,山势陡峭,河谷纵横,隧道穿越地质以变质片岩为主,多断层,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发育,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掘进之路艰难重重。“2018年6月,白云山隧道已掘进720米,正式进入Ⅲ类围岩施工,然而6月3日晚上钻爆班组在进入白云山隧道右洞作业面时,发现该初支段出现局部裂缝,次日凌晨发现裂隙数量增加、裂隙宽度增大,裂隙宽度局部达到2cm左右,变形严重,研究发现,围岩与设计严重不符,岩石遇水软化、浸水泥化,隧道开挖遇到史无前例的‘瓶颈”,谈及隧洞开挖的艰难,李明明颇有感触。但是,敢于斗争、敢于奉献的水电人不会被困难吓倒,更精准的监测与测量,竹片爆破、水压弱爆破等新工艺、新技术,特种隧道攻坚团队.......作为隧道质量负责人,李明明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2020年6月27日白云山隧道顺利贯通,篮桥花瓶墩获得河南省优质工程奖,高速路基、墩柱、T梁都获得首件样板工程,李明明同志也获得一系列质量安全荣誉,更是被评为公司工会先进个人,所有辛勤的付出和汗水在此刻得到具象化,征程不易!

再回首,轻舟已过万重山。当时李明明作为质量部门负责人,不仅要保证隧道开挖质量,还要完成质检验收、计量竣工以及开挖变更等。面对严格的质量要求以及验收记录仪等层层“考试”,隧道开挖质量得到多方肯定。2020年12月,郑西高速顺利完成竣工验收,一个质量人的“质量目标”最终实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界其分域,止其逾越,聚其气而施耳。山,厚重沉静,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山水品格早已融汇在每一个水电人的血脉中。穿过云中高速,溯黄河而上,在榆林引水这项浩大的工程上,李明明继续书写着他的人生传奇。

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是榆林市27项阶段性重大事项1号工程,也是陕西省“十三五”期间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年引水量2.9亿立方米,供水惠及木市窟野河河谷区、榆神工业区锦界工业园、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榆阳区榆溪河以东工业园,为榆林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水动力”。

“多沙尘、最低气温零下32℃,环境恶劣,施工季节短,而且是大开挖,12级台阶,砂岩地质”,公司主要承担榆林引水工程黄河取水枢纽至百雨沟二级泵站出水池末端段的泵站、隧洞、渡槽等施工内容,在泵站开挖过程中的经历,对李明明而言,是怎么也挥之不去的一种记忆和执念。

作为“地下铁军”,水电十四局在大型地下洞室群、大断面长隧洞的快速施工方面早已处于世界行业领先地位,这样高超的开挖技艺在榆林饮水工程泵站开挖中再次彰显和证明。

为超高标准完成一、二级泵站开挖,时任质量副经理的李明明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公司品牌的创建,需要每一个质量人去守护和努力,招牌不能砸!”,李明明下定决心要打造榆林引水工程开挖标杆。面对低温施工降效、地质条件差、大方量开挖等因素,李明明将开挖质量控制重点放在光爆效果上,在测量放线、孔位点定位、钻孔深度等方面严格要求,在公司专家指导下,不断研究和调整,做爆破试验,最终破译“榆林数据”。

“台位布置,从2米到1.5米,再到1.2米,一点一点调整做实验,过程中还遇到漏气、裂缝等问题,为寻求到最佳参数,天天摸索,除了吃饭睡觉,脑袋里想的就只是这个事儿”,追逐质量的路上,从不允许任何的懈怠和“差不多”。最终,榆林引水工程一、二级泵站开挖效果获得公司重点表扬,一张张开挖效果图被悬挂在西北工程公司会客室进行重点展览。同时,李明明也获得公司“优秀质量副经理”等多项荣誉。

如果说,对质量的精益求精是不断的追求,那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便是与生俱来的“习惯”。2023年,李明明奔赴临汾市河汾一路快速路工程,任党支部书记、常务副经理。项目建设初期,千头万绪,征地拆迁更是掣肘工期的关键难点。

“施工线内,居民住房、学校、厂区林立,地下情况更是复杂,正在使用的电力、热力燃气、自来水管、雨污水管、冷库、地下室等,施工线上方还存在10kv、110kv电力线缆及信号光缆,拆迁难度可见一斑。”虽然征地拆迁之路艰难百折,但是对于水电人而言,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解决了征地拆迁的难题,李明明又“职业性”将工作的重心放在质量管控和精品工程打造上,作为十几年的老质量人,李明明深知“用作品说话”,才能“扎得住根”。

河汾一路快速路工程是临汾市51项重点城建项目之一,旨在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拉大城市框架,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加快推进市区快速中环交通体系建设,串接河西高铁片区、北部商务办公、东部生活组团以及传统产业等4大城市功能组团,带动老城区与河西新城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汾河之畔,快速路蜿蜒而过,水与工程相得益彰,这是一条幸福之路,也将是一条“明星”路。

“我们主要承建建设支路—滨河东路段的桥梁和地道工程,建成后必定是一张精彩的城市底片,所以,我们要干就要干好!”。在李明明的感染和带领下,项目团队精抓质量,打造“高颜值”混凝土墩柱,并获得西北工程公司“2023年度质量样板工程”荣誉。顺利完成《提高地道防水一次验收合格率》《提高箱体混凝土一次验收合格率》2项QC成果发布并分别获得陕西省QC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从最初的坚持到过程中的不断打磨,光影会被定格。2023年12月,河汾一路快速路工程获得临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3年度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和西北工程公司“质量先进集体”,李明明也获得临汾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优秀项目负责人”“质量先进个人”“安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山以险峻成其巍峨,江以奔涌成其磅礴。乘风、越山、渡江,水电儿女便是在山水中不断淘洗品格、磨砺筋骨,为迎接下一场山海征途整装待发。人生海海,山山而川,工程建设的长征路上,李明明早已修炼出一颗平静的心,但最初的长风之力,永远不会消散,以风化雨,落在每一次的坚守和使命必达中,将质量匠心洗礼、璀璨。

下一程的山海将会更加秀美壮丽。新征程,扬帆再出发!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