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广州地铁的“三个火枪手”

发布日期:2024-09-11 信息来源:轨道工程公司 作者:张辰 摄影: 字号:[ ] 分享

在广州这片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土地上,有这样三位2023年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如同三支锋利的火枪,在广州地铁的广阔舞台上,以各自的才华与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他们,就是张丁丁、张科忠和廖明腾,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广州地铁8号线项目部的“三个火枪手”。

张丁丁:一笔一画见真章

夜以继昼,薪火相传。张丁丁,一个皮肤黝黑、性格淳朴的年轻人,自踏入广州地铁8号线项目部工程技术部的那一刻起,便注定了他将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留下属于自己的脚步。作为项目部2023届新员工中唯一一个研究生和中共党员,他在获得最大关注的同时也承担了最多的压力。地铁项目是出了名的时间紧、任务重,工程技术部作为项目建设的“龙头”更是长期与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状态相伴,刚入职的张丁丁还没来得及好好探索广州这个大城市就抱着厚厚的图纸投入了技术工作的“洪流”之中。

张丁丁在技术板块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挑战,作为一名新员工,他不仅要尽快适应广州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更要面对层出不穷的技术难题。项目部的两个车站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又密布着包含军用光缆在内的多种管线,这让初次接触地铁建设工作的张丁丁感到无从下手。在过去的一年中,张丁丁研究图纸、推敲方案,遇到不理解的图纸,他常跑现场实地考察,向现场管理人员请教提问;遇到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他向项目部的领导同事虚心请教,直到吃透图纸和方案的每一个细节。此外,张丁丁的成长也离不开两位师傅的言传身教。在总工程师的办公桌旁,常常能看到师徒二人深夜讨论方案的身影。在一次次的研讨中,张丁丁迅速成长,从一名青涩的学生转变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他绘制的每一份图纸、写下的每一份方案,都成为了广州地铁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为他赢得了2023届优秀徒弟的荣誉,也让他成为同届新员工心中的“大哥”和学习榜样。

张科忠:工程建设的“中枢神经”

言传身教,勠力同心。相较于张丁丁的专精一门,张科忠的工作内容则更考验综合水平。这位00后的昭通小伙儿是个典型的“e人”,刚到项目部就飞速适应了工作环境,如鱼得水地融入了广州地铁8号线大家庭。也正因为这“社交悍匪”般的社交能力,他被安排到了调度岗位。

调度工作极为考验人的专业技术水平、信息收集能力、统筹协调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在工作中,张科忠在对接各方单位报送、通知工作信息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施工进度,及时联系各部门管理人员与现场协作队负责人。但作为刚入职的新员工,他在沟通时总是格外吃力,一方面,繁杂的现场生产事务与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要求让他应接不暇;另一方面作为地铁建设的“新手小白”,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缺乏让他在与现场人员的沟通中底气不足。

面对这重重难关,张科忠清楚,专业水平才是所有工作的基础,于是他充分利用下班时间,刻苦学习地铁建设所需要的技术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此外,张科忠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交能力,向每一位职工和领导班子“拜师学艺”,观察他们的交流技巧与沟通方式,建立自己的工作笔记,将每天的工作内容、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都详细记录下来,通过回顾和总结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改进。在项目领导和职工的帮助下,他迅速掌握了调度工作的要领,学会了如何发挥团队的力量。如今,张科忠已经成长为项目部的“中枢神经”,与各部门紧密合作为项目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廖明腾:信息领域的探索者

躬体力行,玉汝于成。和其他两位“火枪手”一样,廖明腾在融入项目部后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工作方向——BIM系统和信息化。在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能够轻松加载繁杂信息并将其可视化的BIM系统和能够统筹记录生产过程的智慧工地系统一向是数字化工地建设的重点内容,但这些系统的学习使用对于一个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幸运的是,公司和地铁公司都非常关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在学习与工作中,廖明腾始终秉持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原则,一边积极参加公司、地铁公司组织的各项技术培训,一边抓住一切机会与设计院、地铁公司等各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学习交流,不断丰富自己的“数据库”。经过一年的努力,廖明腾不仅在BIM系统和智慧工地系统的了解上登堂入室,更掌握了航拍设备的使用技巧,在一个个“0”与“1”间守护着广州地铁信息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广州地铁8号线项目部的三位火枪手用他们的成长故事展现了青年人的力量,也诠释了“师带徒”制度的意义。在水电十四局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水电人以师徒关系为联结,将工匠精神代代相传。未来,广州地铁8号线项目部的年轻一代也将从前辈手中继承开拓的薪火,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谱写祖国建设的新篇章。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