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8月13日,罗田水库-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穿越风化深槽技术方案研讨会顺利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深圳市环水集团总裁方琳、中国电建集团总工程师和孙文,水电十四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国瑞等出席此次研讨会。同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科研院所、设备厂家等多方专家也共同参与其中。 该工程主干线全长21.68公里,其中TBM4段需掘进4276米,目前已掘进完成3910.2米。在敞开式TBM4掘进期间,工程遭遇了空间形态极为复杂的风化深槽,这成为了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阻碍。刀盘前方揭露的隧洞围岩从原设计的Ⅱ类转变为Ⅴ类强风化花岗岩,岩体破碎呈散体状,自稳性差且强度不均,极易发生坍塌。并且,隧洞上方存在既有线高速公路,进一步加大了施工难度。鉴于此严峻形势,相关方迅速组织建设各方专家,针对下一步施工方案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聚焦罗铁TBM4号工程的攻坚难点,围绕安全管控、技术优化和应急管理等关键方面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探讨。会议充分肯定了当前地质监测和台风应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同时就TBM 盾构机选型、洞体加固及特殊地层施工方案展开了优化部署。在技术创新层面,流沙地层施工、灌浆压力控制等关键技术成为研讨重点。专家们一致强调,超前地质预报和设备升级对于保障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和孙文在会上部署要求: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强化资源保障,加强工期与质量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完善勘察协同,建立精细化勘察管理体系和快速响应机制,配备充足的专业力量;三是构建动态管控体系,打造“超前研判-动态调整-精准落实”全流程管理机制,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和施工协同作业;四是提升应急能力,完善防汛预案,配强抢险队伍,实施智能监测,确保在出现险情时能够快速处置,同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各方参会代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专业协作,严格落实责任,全力以赴打造经得起考验的标杆工程。此次工程在应对复杂情况时所取得的突破,成功验证了敞开式TBM在复杂地层中的适应性。创新研发的“地下加固+地表监测”立体工法,通过地下加固提升围岩稳定性,利用地表监测实时掌握施工影响,形成了上下结合、立体防护的完整技术体系,有效攻克了强风化花岗岩地层的施工难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也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罗田水库至铁岗水库输水隧洞工程作为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在深圳境内的配套项目,对于实现深圳东西江水双向调配、双水源、双安全供水布局意义重大。其供水范围覆盖宝安区和南山区约600平方公里的土地,服务超过600万常住人口,支撑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元。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