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十四局承建的六项工程入选电力工业遗产名录

发布日期:2025-07-08 信息来源:党委工作部/文化宣传部 作者:杨虹 字号:[ ]

2025年是中国有电143周年,也是中国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周年。近日,水电十四局承建的石龙坝水电站、以礼河发电厂、六郎洞水电站、绿水河一级电站、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六项工程入选“赓续工业薪火 电亮精神之路”电力工业遗产名录。

石龙坝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水电站,自1910年8月以来,先后经历了七次改扩建。云南水力发电工程局(水电十四局前身)1954年成立后,承担了石龙坝水电站新厂扩建2×3000千瓦土建及安装工程(第六次改扩建)。1954年6月正式施工,1958年6月28日工程竣工。建成的石龙坝新厂装机容量相当于1912年至1949年37年装机容量的13.5倍。石龙坝扩建3000千瓦电站的建成和云南水力发电工程局(水电十四局前身)成立,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云南水电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以礼河梯级水电站是水电十四局承建的中国第一座高水头、跨流域引水、梯级连续开发的水电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兴建的全国五大水电工程之一。水电十四局从1954年开始施工准备工作,1956年7月主体工程开工,1972年四个电站全部竣工投产。电站整个梯级总水头达1413米,建成当时“亚洲第一土坝”毛家村土坝。在一五期间建设的大型水电站项目中,以礼河水电站发电容量排行第二,建成后,以礼河水电站供电量占云南省当时发电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成为新中国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郎洞水电站是水电十四局承建的中国第一座在岩溶地区利用地下水发电的水电站,是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修建的16座水电站之一。1958年2月电站正式开工,1960年3月竣工投产。水电十四局在六郎洞水电站首次使用自行设计和制造的气送混凝土泵浇筑顶拱,并获得成功,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浇筑质量和速度。同时采用云南省首次实施的水下岩塞爆破技术,在岩坎爆破中获得一次成功,为水下岩塞爆破技术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绿水河水电站是水电十四局承建的我国自行设计、制造、施工、安装和运营管理的一座高水头(305米)中型水力备战型发电站。1958年5月开工,1974年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电站分两级开发,因流经热带雨林,施工条件极为恶劣复杂,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情况下,水电十四局攻克了国内外水电建设史上罕见的钢管外压失稳和钢管鼓包等技术难关,积累了在喀斯特地区施工的宝贵经验。入选名录的绿水河一级电站,随着国家小水电清理整改,于2021年12月退出电网运行,保留电站设备设施作为历史文物。

天生桥二级水电站是我国西电东送南路工程的重要电源点,采用“一洞两机”设计,引水隧洞所穿越的地带,岩爆、涌水、溶洞随处可见,堪称“中国水电第一洞”。1988年4月,水电十四局承担天生桥二级水电站1号引水隧洞上游段约2.3公里开挖等工程任务。电站于1982年3月开始建设,1992年12月22日实现首台机组发电,2000年12月28日全面建成投产。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座高水头、大容量、现代化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水电十四局中标承建广蓄一期、二期全部主体工程,1993年6月首台机组投产发电,2000年6月全面建成投产,电站安装8台可逆式抽水蓄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240万千瓦,是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水电十四局在广蓄深化项目法施工,提出“均衡生产、文明施工、科学管理”,1996年2月,《广蓄项目法施工管理》获颁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能源部和电力部两次在广蓄电站召开经验交流会,广蓄电站施工管理经验在全国水利水电建设战线得到了广泛推广。广蓄电站建设中共创造了近30项重要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博览会金奖,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等。

电力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百年电力征程中从未熄灭的“工业薪火”。水电十四局将以实际行动参与保护事业,守护行业根脉、赓续文化基因,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力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