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电建智慧”书写高质量“绿色答卷”

发布日期:2025-11-17 信息来源:党委工作部/文化宣传部 作者:陈敏元 字号:[ ]

时代潮涌,作为我国水电建设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国水电十四局使命在肩,以坚定的行动,把绿色的种子播撒在重大工程的实践沃土中,奋力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

在水电十四局绿色建材中心,智慧拌合系统犹如“工业大脑”,对骨料温度、含水率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控,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精益化管理;智能振捣与温控技术的应用,则显著提升了工程实体质量与能源利用效率,为传统施工插上了“绿色的翅膀”。从亭子口灌区工程到“引江补汉”世纪水脉,智能巡检机器人、AI安全监控系统构筑起“人机协同、全程可控”的智慧工地,实现了效率、质量与资源节约的有机统一。

亭子口项目部桐子坝渡槽。

水电十四局着力构建“预防—治理—修复”全链条环保体系,于细微处见真章。在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等工程中,创新的“砂石分离+压滤+沉淀+加药”四级污水处理工艺,用施工废水“洗清污垢”,实现循环利用与近零排放。福泉坪上抽水蓄能项目营地,智能一体化MBR膜设备将生活污水“点浊成清”,打造出“零污染”的绿色示范。面对高原脆弱的生态,一系列植被修复、智能扬尘噪音监测与复绿工程同步推进,最大程度减少开发扰动,绘就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和谐画卷。

从世界装机规模最大的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到全球最大混合式抽蓄项目——雅砻江两河口电站,再到云南西畴“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光伏产业融合新模式,水电十四局不断攀登绿色能源建设新高峰。两河口水电站的鱼类增殖站车间光导管照明系统全面竣工,为站内珍稀鱼类的繁育提供了更接近自然的光照环境。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纳古光伏电站项目的成功实践,更彰显了水电十四局在极端复杂环境下的绿色施工硬实力,持续为国家能源结构优化转型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

大坪坝二期项目。

由水电十四局参与治理的广州南岗河、东莞石马河等项目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优秀案例。从“全国治水样本”深圳茅洲河到重庆盘溪河等一系列水资源水生态治理项目,通过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碧道建设等系统性举措,昔日黑臭水体焕发新生,水质持续向好,逐步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民富”的综合治理目标,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内涵在潺潺流水间得到生动诠释。

在旭龙水电站等项目建设一线,党组织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一支支党员先锋队冲锋在前,带头攻坚“砂石零排放”“植被保护”等绿色难题,让鲜红的党旗在生态保护前沿高高飘扬。“党建+绿色施工”的创新模式,将环保责任压实、技术攻关与文化培育深度融合,形成了“人人重视环保、处处体现绿色”的生动局面,凝聚起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

水电十四局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面推进绿色施工体系化升级,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更多的“电建智慧”。

报道链接:http://yn.people.com.cn/n2/2025/1113/c372455-41410516.html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