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废水循环利用 边坡铺满绿植 引江补汉工程这样实现“绿色掘进”

发布日期:2025-09-01 信息来源:土木工程公司 字号:[ ]

引江补汉工程一头牵动长江,一头紧系汉水,沿线涉及多个生态敏感区。工程推进过程中,施工污水处理、表土堆存、边坡护理、噪声粉尘控制等课题,每一项都关乎工程与生态的和谐共建。

8月20日,记者来到引江补汉工程土建8标19号平洞,施工现场干净整洁,井然有序。

中国水电十四局安全环保部副主任杨斌介绍,工程建设采用了环水保智慧监测管理体系,可以实时监控扬尘、噪声、水质等多项指标,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每天隧洞内产生约700立方米至2000立方米的施工废水,如果直接排放,将对周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江汉水网公司建管三部工作人员表示。

这么多的废水如何处理?

杨斌介绍,开工前已配备一套FCP污水处理系统,施工废水依次经过预沉池、调节池、二氧化碳高碱性废水处理装置、高效净化反应器、清水池等处理后,浑浊的废水变得清澈透明,每小时能处理496立方米废水,实现废水循环利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19号平洞附近,几乎看不到裸露土坡,杨斌告诉记者,工地边坡护理,采用植被生态混凝土技术,先护好边坡,然后在种植草皮等绿化植物,能让钢筋水泥里也长出绿芽来,防治水土流失的同时美化了施工环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彭磊 通讯员于小威 实习生袁旻)


链接地址: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4432698/3978848/0?w=1756540876926&uik=pI6tRdp7&share_plat=wechat&sec=5a98024f&contentType=5&historyback=1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