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现场,是奋斗的延续

发布日期:2025-08-07 信息来源:建筑工程公司 作者:尹顾晨 字号:[ ]

立秋到了,山里的风开始凉了下来。早上上山,雾气还没散,路边的草上挂着露水,鞋面踩过,湿一片。项目现场比前段时间安静了一点,没有了夏天的蝉声,只有机器轰鸣。

大平地项目还在赶工,运输车一辆接一辆上山。弯多,坡陡,司机都小心地换挡。昨天晚上下了雨,路面湿滑,安全员提前上山检查,提醒运输车保持距离。工人们在上山的路口集合,领了工具,背着安全绳往上走。风比前两天大,山顶站久了会觉得凉,但没人穿厚衣服,干起活就热。

多雨村项目的支架安装进入高峰,机位开满,几乎每个坡面都有施工面。螺栓、支架一批批运到桩位,工人就地开干。扭矩扳手、棘轮扳手的敲击声此起彼伏,有人俯身拧紧,有人弯腰传递配件。安全员在巡查,喊了一句:“别急,先复核角度。”风把声音吹远,听上去不那么急了。

昼夜温差大,钢构件早上有露水,手套一湿容易打滑。项目部要求作业前必须先擦干,防止工具脱手,螺栓没拧紧。最近材料进场也在加速,仓库紧张,物资员和司机对接,白天进山一趟,晚上还得去场外调货。大家都盯着进度,想着早点把主材装完,给后续组件安装腾出时间。

中午饭后,工人们围在热水桶旁倒水,喝两口就回到作业面。没有闲聊,大家低头刷手机,或者干脆靠着工具箱闭眼休息几分钟。项目现场负责人在另一边开碰头会,确认下午每个作业面的工作量,哪一组需要补人,哪一组需要调试,必须在天黑前完成。

秋风带来凉意,但现场条件并没有轻松多少。安全员在班前会上反复强调:“干之前,先擦干构件,手套湿了要换。”立秋后风大,吊装支架的时候必须加临时固定,避免一阵风吹偏。

项目部这两天还调整了安全交底内容,把“防滑、防坠、防风”列在第一条。晚上复盘会上,安全员逐个作业面检查情况,发现问题现场处理,不能带到第二天。施工一刻不停,安全这根弦也不能松。

立秋只是节气,但对于现场来说,它是一个节点,提醒时间不等人。距离并网还有几个月,剩下的任务不轻,后续还有组件安装、箱变安装、电气接线,每一步都需要盯紧。项目负责人在会议上说:“别觉得现在支架快完工了就轻松,后面环节更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

回想过去的夏天,烈日下支架发烫,工人戴着手套都能感到烫手;暴雨来得急,山路一片泥泞,车辆停在半路,材料靠人工接力搬运。现在风凉了,活儿一点没少,反而更紧。每一颗螺栓、每一根横梁,都在和时间赛跑,没有捷径,只有一天天完成任务。

下午,太阳从云缝里透下来,支架阵列在山坡上拉开,像一条条银带。站在高处往下看,吊车缓慢转动,工人弯着腰拧最后一颗螺栓,风吹起安全绳。没人多说什么,干完眼前的活,才是大家心里唯一的目标。

立秋的风凉了,但工期没慢。对于我们来说,这个秋天不是收尾,而是继续。节点在那里,压力在那里,所有人都在往前赶。等到板阵铺满山坡,等到并网成功,再回头看这段日子,才知道这一切值不值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