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旁的金秋

发布日期:2025-09-22 信息来源: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公司 作者:吴娜 文永松 字号:[ ]

金秋的风拂过黔东南的山峦,凯环北高速公路凤山收费站、万潮收费站的“三园一场”喜获丰收,一串串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不仅为站点增添了丰收的喜悦,更通过土地利用实现了自给自足到对外供应的转变。

凤山收费站的辣椒地里,几名身穿反光背心的收费员正弯腰采摘,动作熟练,一看就不是头一回。不远处,万潮收费站的玉米田在日光下泛起金光,穗粒饱满,人们穿梭其间,笑声与秸秆沙沙声交织出热闹的丰收图景。

凤山站的“三园一场”今年迎来了辣椒大丰收。员工们利用工余时间垦土、育苗、浇水,收获的辣椒不仅填满了食堂的腌菜缸,制成食堂里的“抢手小菜”,还送往周边站共享喜悦。其中更有一部分供应给当地菜市场,在丰富收费员的“菜篮子”的同时又为站点提供了基本收益。“自己种的,吃得特别香”,一位正晾晒辣椒的收费站员工擦着汗说道。

而在二十公里外的万潮站,秋收的意味则更为浓郁。阳光洒向成片的玉米地,员工们分工协作:有人挥镰收割,有人俯身剥苞,还有人负责运输晾晒,忙得不亦乐乎。除了玉米,田里的西瓜、葡萄也都没闲着,熟了就直接摘进食堂,从地头到嘴里不过百步距离。养殖区里,白鹅悠闲踱步,土鸡啄食嬉戏,日后都将成为员工餐桌上的蛋肉来源,真正实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闭环。

收费站的“耕植自养”之路,并非一时兴起,通过“三园一场”盘活闲置资源,既为食堂降本增效,更让平日里守在收费亭的员工,在共同劳作的汗水里、共享丰收的笑语中,凝聚起更强的团队向心力,滋养了收费站的生机与活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