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十九面

发布日期:2025-08-15 信息来源:土木工程公司 作者:黄颖 字号:[ ]

从洱海之畔望去,苍山巍然如屏,横贯于天际;十九峰参差绵延,如横卧酣眠的巨人,披覆着青苍厚重的衾被。云烟在峰峦间盘旋,飘忽不定,似山神的呼吸,又似这巨大躯壳上不断蜕下的细碎鳞片。向山而行,内心为这屹立千载的雄浑所俘获,每走一步,便更陷落于它无言的深邃。

入山愈深,脚下便渐离尘嚣。松涛声起,如低沉的耳语,指引人往那层层叠叠的绿意深处走去。路开始变得陡峭曲折,人迹稀疏了,石阶被苔藓悄悄爬满。抬头仰望,苍山仿佛一壁接天的巨大屏风,将尘世远远隔在了身后。林间气息清冽入骨,树影筛下斑驳的光线,苔藓在石上铺展成一片片柔润的绒毯。那斑驳的树影,竟如时光的指纹,轻轻拓印在苔藓绒毯之上。走着走着,山风又送来隐约溪声,仿佛深山幽谷中有人在轻轻拨弄琴弦,那声音便清亮地自高处落下,在深林里蜿蜒穿行。

海拔渐升,山景亦随之翻新变幻。穿行于不同垂直的生命带中:山脚茶园青翠整齐,梯田如画;山腰的冷杉林笔直挺立,苍劲古朴,是曾见过冰川的孑遗;再往上,则遇见杜鹃花树丛丛簇簇,悄然绽放于云雾缭绕之处。花分三色,红者似火灼心,白者如雪落尘,紫者则如薄暮时分凝结的忧郁。它们开在云深雾重处,是山灵于孤寂中悄然吐露的秘语,倔强地守望着不可见的永恒。风过时,枝摇花动,瓣落如雨,竟像把寂寥都摇碎成缤纷的叹息,散入冷冽的空气里。

行至半山腰,三五采茶的妇人。她们背负竹篓,双手在枝梢间灵巧飞舞,如同在绿波中拨弦。茶芽细嫩如初生之指,茶香清冽如早春之息,缭绕不绝。妇人的银镯在茶丛中偶尔一闪,宛如一瞬即逝的星芒,在浓绿中跳跃。她们轻声攀谈,笑语在空谷中回荡,宛如飞鸟振翅掠过。脑中蓦然闪过:苍山这巨大无朋的躯体,原来却是由一叶一芽、一石一水细细织就,更由这些凡俗而坚韧的生命日夜滋养——它既非神龛,也非仅供赏玩的盆景,而是人们俯身耕耘、仰首生活的大地。苍山巍然屹立,原来竟是茶香汗水与笑语所凝成的深沉。

登顶之际,云雾骤然弥漫,远近山形尽失轮廓,只有松针上悬垂的水珠,在光中凝结为剔透的星点。刹那之间,云雾如奔马般迅疾退散,阳光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豁然剖开迷茫的雾气,群山霎时显露,层叠铺展。举目四顾,莽莽苍苍的峰峦与碧蓝如镜的洱海相映成趣,山峦如屏,洱海如镜,竟似人间巨匠精心布置的盆景。云雾重新聚拢之前,我恍然顿悟:苍山垂直分布着生命的阶梯——山脚市井喧嚣,山腰茶园繁忙,峰顶冰雪寂寥;人亦如此,总在苍山的某层褶皱里活着,各居其位,各安其道。

下山时,路人频频回望。苍山,是大地之上最沉静的存在,仿佛一位阅尽沧桑的智者,将亘古的沉默与冷峻铺展在天地之间。它那十九座峰峦如十九张面孔,每一面都朝向不同的人间光景:有人见其伟岸,有人觉其苍凉,有人慕其高洁,有人则日日从它膝下的梯田里采撷生计。它既接纳世俗的耕耘,也怀抱永恒的冰雪;既聆听茶园的絮语,也守护着峰顶的孤寂。山与人之间,原来不是俯仰之隔,而是相互成全,彼此依存,在流光的侵蚀中共同沉淀着生命的厚度。

苍山终岁默然,却自有其昭示:山非悬于尘外,乃是人间的另一番脊梁,它就在那里,以亘古的静穆,支撑着我们喧嚣而平凡的日子——山形如屏,原来却并非隔开尘世,而是为尘世注入不朽的庄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