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的“匆匆”与我的“远方” | ||||
| ||||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只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从我有记忆开始,爸妈就总是脚步“匆匆”,相聚和离别都像一次次不停歇的奔赴;而我的人生轨迹,却始终朝着“远方”延伸,一近一远之间,藏着二十多年来未曾说破的牵挂。 今年的国庆节,妈妈单位放假8天,在得知我不放假的消息后,爸妈就决定自驾游从云南来广东看我。1号早晨天刚亮就出发了,2号下午抵达信宜。还没到酒店休息,他们就赶紧把从老家带来的鸡枞油、火龙果送到项目部给我,让我抓紧放回宿舍。爸爸边递给我边说:“广东没有这些,你也回不去,我们就从家里带来了。这个火龙果是自己家种的,你回去尝尝,可好吃了。”一天之后,在我们从湛江返回信宜的路上,爸爸就已经计划好了他们的返程时间,说“国庆到处堵车,早点回去能避开高峰,还能顺道玩一玩。” 4号中午,吃了午饭爸妈就返程了。临行前,妈妈摇下车窗叮嘱我:“要按时吃饭,注意身体。”爸爸则盯着导航,不停地滑动地图,放大、缩小,放大、缩小……仿佛多看几眼就能把我在的城市的道路记清,下次来就能顺利找到。他们出发了,越来越远,直到消失在道路尽头。我忽然想起,这样的场景似乎不止一次了,这样的“匆匆”,很久以前就开始了。 2022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2023年春节返岗的时候,爸妈说离收假也还有几天,索性就自驾游送我来广东,顺便看看我上班的地方。大年初三的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出发了。第二天下午抵达茂名,到了我的宿舍,妈妈忙着把带来的特产放进冰箱,爸爸则检查门窗和水电,忙前忙后地像在收拾自己家一样。可仅仅两天之后,他们又匆匆地走了,说“春节收假,怕路上堵车。”我站在路边看着车渐渐驶远……爸妈的“匆匆”里,从来都没有为自己留过空隙,满是对我的牵挂和关心。 我不禁回想起2018年。我考上了外省的大学,临近开学,我们一家三口坐上了开往郑州的火车,整整37个小时的硬卧。到了学校,他们帮我收拾好宿舍卫生,陪我办理好入学手续,还特意在校园里转了转,问到了快递站的位置和学校的详细地址。一切安顿好后,他们又急匆匆地准备回去了,说奶奶还在家里需要人照顾。此前没坐过飞机的我,凭着互联网的冲浪经验给他们买了最近一班飞回云南的机票,送他们到了机场。 我站在安检口外面,看着他们背着双肩包往里走,边走还边回头说道:“快回学校,路上注意安全。”周围的行人把他们衬托得非常匆忙,那时候我还不懂,原来他们的“匆匆”,是怕耽误我的新生活,也怕家里琐碎的事情绊住我的脚步。 而我的“远方”,似乎从小就注定了。爸妈为了让我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专门在市里找了学校,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让我走读,而他们都在老家。每次他们来市里看我,都会带我去逛街,买些吃的、穿的和用的。可相聚总是短暂,收假前一天,他们都会早早地做好午饭,边吃饭边交代我:“我们一会儿就回去了,下两周再来,你自己注意安全,睡觉要锁好门,有什么事给我们打电话。” 后来上了初中、高中,我开始住校了。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在学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那时候妈妈还在老家工作,爸爸在外地开拖车,我们连节假日的相聚也变得奢侈了起来。那时候我总盼着远方,觉得外面的世界肯定要比家里的精彩,却从未发现每次我提起要出省时,爸爸眼里闪过的不舍,和妈妈那句“有想法你就去做嘛”背后的支持。 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心里满是对外省的憧憬,毅然决然的报了河南工业大学。爸妈没有反对,只是在我收拾行李时,默默往我行李箱里塞了很多东西:感冒药、针线盒,还有妈妈专门织的毛衣,外婆缝的鞋垫……在去郑州的火车上,爸爸跟我讲了很多那些年他跑长途货车的见闻,妈妈则一遍遍叮嘱要和室友友好相处,要好好学习。那时候我满心都是对“远方”的期待,全然没注意到爸妈在安检口回望我时的牵挂与不舍。 大学毕业后,我追求的“远方”从河南换到了广东,距离家乡依旧遥远。刚工作时的我因为身份转变的不适应,每天都给他们打电话,一打电话就控制不住情绪。爸爸在电话里听着我哭,半天没说话,最后只说“要是实在不行,就回家,爸妈养你”。妈妈则每天给我发微信,分享单位的趣事和家里的日常。后来我才知道,那些天,爸爸每天都失眠,总担心我在外面受欺负,妈妈则想着通过分享他们的生活来分散一些我的注意力,缓解我的焦虑。他们的关心依然带着“匆匆”的痕迹——怕打扰我工作,每次打电话都只说几分钟;怕我担心家里,从来不提自己的辛苦。 2024年初,我第一次给爸妈买了贵重的礼物,给妈妈买了手镯,给爸爸买了手机。收到礼物时爸爸说:“你现在能自己挣钱了。”语气里满是骄傲。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像朋友一样坐在饭桌前聊天,说起那些我自己照顾自己的日子,妈妈说:“以前你读书的时候,总是怕你走弯路、学坏。后来你长大了,又怕你走太远、受委屈,可现在看着你能照顾好自己了,我们就放心了。” 原来,爸妈的“匆匆”从来都不是敷衍,而是把精力都花在我身上,只为了在有限的条件里给我无限的爱,为了不耽误地追逐远方的脚步。而我的“远方”,也从来不是逃离,而是带着爸妈的期盼,一点一点努力成为更好的人,直到有一天,能让他们的“匆匆”能慢下来,陪我看我曾经追逐过的风景。 如今,我在广东的生活渐渐稳定,爸妈的“匆匆”里也多了几分安心。每每打视频,妈妈会跟我分享她新买的衣服和零食,爸爸就会说家里的鸡鸭鹅都长大了,等我过年回去就能吃上了。 我知道,我的“远方”还在继续延伸,但无论走多远,身后总有爸妈的目光和支持,他们的“匆匆”与我的“远方”,早在无数个独自努力的日子里,悄无声息地织成了一张温暖的网,跨越山海,也不消散。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