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牵挂

发布日期:2025-05-09 信息来源:轨道工程公司 作者:周锡平 字号:[ ]

深夜,当最后一缕灯光从电脑屏幕中熄灭,我习惯性地抬头望向窗外,只见那棵玉兰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最后几片花瓣如同梦幻般的雪花,缓缓飘落至湿润的泥土之上。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书架,那里静静地躺着一张泛黄的准考证,上面的字迹虽有些模糊,但母亲用蓝墨水写下的“沉着冷静”四个字依旧清晰可见。在台灯柔和的光晕下,它们仿佛被赋予生命,泛着微光,给予我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这个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时光似乎被赋予了魔力,它悄然拧开记忆的阀门,那些原本被岁月尘封的温润细节,如同璀璨的珍珠般,在记忆的海滩上熠熠生辉。高考前的最后一个寒假,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而又充实的时光。每天凌晨三点,我从梦中惊醒,总能看到母亲的身影。她身披那件已经洗得发白的棉袄,静静地坐在客厅里,手中拿着织毛衣的针线,一针一线地织着。她的背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温柔而坚定。她总是说:“你读书的灯光太亮,我睡不着。”可我知道,那团暖黄的灯光里,毛线针起落的声音分明是为我数着心跳的节拍,为我驱散黑夜的孤寂与恐惧。

某个寒冷的雪夜,我因为模拟考失利,心情沮丧至极,躲在被子里默默抽泣。母亲轻轻推开房门,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将一块热毛巾敷在我的额头上,然后坐在我的床边,轻声说:“你看窗外那棵腊梅,雪压得越重,花开得越艳。人生亦是如此,只有经历挫折与磨难,才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第二天清晨,当我带着朦胧的睡意推开窗户,果然看到枝头的冰晶在晨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而那红梅也更加灼灼其华,仿佛在告诉我,母亲的话是正确的。

大学四年,母亲成了我最忠实的“时差守护者”。无论我身处何地,无论何时,只要我在学习,她总是会准时在傍晚六点给我打电话,分享一些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今天食堂的糖醋排骨特别入味”“邻居家的小猫生崽了”,这些看似平凡的话语,却像无形的丝线,将异乡的寒夜缝成温暖的襁褓,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爱。记得有一次,我们小组作业连续通宵,我实在撑不住,在视频里哈欠连天。母亲突然严肃起来,说:“你小时候发烧到 39 度,还坚持写完作业呢。” 那句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浇醒我的懈怠,让我重新振作起来。

去年入职培训时,我站在深圳的烈日下,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迷失方向的小船。土木工程的专业术语如洪水般漫过堤岸,让我应接不暇。财务报表的加密公式更是结成顽固的蛛网,让我无从下手。午夜时分,我终于忍不住给母亲打电话,她沉默良久后说:“你七岁那年学骑自行车,摔进排水沟浑身泥巴,却说‘明天再练肯定能行’。我相信你,你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手机屏幕映出她眼角的皱纹,那些褶皱里藏着三十年来为我积攒的勇气,让我感动不已。

此刻办公室的绿萝抽出新芽,我摩挲着母亲去年寄来的护手霜。她总说职场如登山,可我分明看见,她早在我人生每个陡坡处都悄悄铺好了碎石。那些深夜的织针声、时差里的家常话、电话那头的静默,都是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它们构成了爱的坐标系,标注着成长路上永不迷航的刻度。

母亲节的花店里,康乃馨的香气弥漫开来。我精心挑选了一束粉色的康乃馨,特意在中间藏了一枝腊梅。当快递小哥把花束送到老家时,母亲定会嗔怪我又乱花钱,却不知那枝倔强绽放的梅花,正替我诉说着三十七载光阴里,最绵长也最深沉的感恩。感谢母亲,感谢她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我无尽的关爱与支持,让我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都能够勇敢地面对,坚定地前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