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济南 | ||||
| ||||
济南这座城市,若你之前没来过,大概率会被刻板印象“欺骗”——明明是个北方城市,但却藏着江南水乡的灵气。三面环山的地形像特意围了个暖和的摇篮,冬天不刮刀子风,夏天也没那么燥得慌。城里到处是咕嘟咕嘟冒泡的泉水,让人看了都精神,也难怪老舍先生当年在这边教书,能写出那么多带“水儿”的文章。 若让我介绍济南,趵突泉肯定是头一份的招牌。三股水咕噜咕噜往上蹿,水底的石子被冲得直打转。池子里的胖锦鲤被游客宠的不成样子,少都有二三十斤,见了人影就凑过来讨食,尾巴甩得水花四溅。若是顺着护城河溜达,隔几步就能碰见拎着塑料桶打泉水的老济南人,他们可以给你“掰扯”一整天哪个泉眼泡茶最甜。走到曲水亭街,青石板路两边都是白墙灰瓦的老院子,夏天石榴花开得火红,冬天屋檐上挂着冰,随便一拍都是能当明信片的景色。 若要介绍吃食,那要从济南的早餐开始说起。早上七点的早点摊子,甜沫要用泉水熬才对味,再配着刚出锅的油旋,外皮酥得掉渣,里头软得像棉花,吃完可以精神一个上午。芙蓉街永远飘着烤鱿鱼的香味,但不如小巷子里的把子肉诱人——肥瘦相间的大肉片子,在酱油汤里咕嘟得油亮亮,浇在米饭上可以吃三大碗。到了晚上,烧烤摊子支起灯笼,羊肉串在炭火上滋滋冒油,济南的“老师儿”们碰着扎啤,在整条街展现着山东人的豪爽。 济南人过日子也如同泉水一般,表面上看着温和,内里实际很有劲儿。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的人能抢着站起来仨,黑虎泉边打水的大爷见你拍照,能主动借你水瓢摆造型。大明湖畔下棋的老头儿,眼看要输了就嚷嚷着“这盘不算”,转头又招呼你尝尝他带的茉莉花茶。就连商场里卖衣服的阿姨,都能跟你从衣裳料子聊到她家闺女考研、考公,临走还往你兜里塞两块糖果儿尝尝。 近年来济南也逐渐“长高”了,恒隆广场的玻璃幕墙可以照见泉城广场的风筝。但济南老城区的魂儿也没丢,解放阁的砖缝里还嵌着老故事,鞭指巷的梧桐树荫下照样摆着象棋摊。巷子里的泉水还是很欢实地往外冒儿,把新盖的写字楼和千年的青石板一起泡在凉沁沁的水汽里。若要让我说济南哪儿好,大概就是这份自在——既有大城市的方便,又留着胡同里的烟火气,就像泉边茶摊上那壶茉莉香片,虽不金贵,但喝下去浑身舒坦儿。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