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万难,赢万难 | ||||
| ||||
在可可西里的边缘,夹带着黄沙凛冽的寒风在青海格尔木南山口抽蓄电站始终没有停歇。 这里最高海拔超3700米,氧气稀薄,含氧量仅达平原地区的60%。南山口抽蓄大坝的工人们,就在这片贫瘠的、充满荒芜的土地上用汗水与心血,书写着“迎万难,赢万难”的动人篇章。 四月,在其他地方本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这里的清晨,天刚蒙蒙亮,寒风仍像刀子似的刮过脸颊,伴随着从面罩渗出的白气消散在空气里。工人们裹紧厚实的工装走向大坝,新一天的战斗即将打响,第一步就从对抗低温开始。 清晨的寒意尚未从体表散去,炽烈的阳光在正午时分便带着高原独有一往无前的气势,将温度迅速提升。工人体表的露珠也化作汗水打落在坝体表面,瞬间被蒸发得无影无踪。南山口的风带着黄沙,打在工人颜色鲜明的安全帽上“噼啪”作响,人们不得不捂着面罩的同时,眯着难以睁开的眼睛继续进行工作。现场工作人员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当下午温度骤降时,于是每个人背上都浮现出一块块盐渍地图。一天里,不是冷的发抖,就是热的冒汗,在别的地方一年经历四季,但在南山口,一天就能经历两季,并且一向如此。即将退休的测量队长老陈把戴在脸上的面罩脱下来拧了拧汗水接着带上,攥着手里的测量仪器和图纸又继续专注进行测量工作。 今年在道路旁种了许多树苗,大家希望在未来的某天,路过满是黄沙的南山口时,路旁能有几抹生机。或许是老天知道我们种下生命,便在五月下了许久的雨。后来,由于连续降雨阻碍了施工进度。现场泥泞不堪,工人们难以行走,大家内心焦急万分却没有一丝懈怠,都想着等雨停后,就把施工进度抢回来。 天晴后,大家马不停蹄地清理现场,拿着设备就开始干,没一会儿施工现场就如往日一样繁忙。 期盼的夜幕总是姗姗来迟,这里的温度下降得很快,忙碌一天的工人们还来不及清洗身上的汗渍就已经准备着打开暖炉。寒风呼啸着刮过项目部的办公楼,楼下屹立的三根旗杆被吹得左右晃动,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可办公室的灯光却依旧明亮。路过办公室门口时,一阵阵由键盘敲击声和鼠标点击声谱成的“夜曲”此起彼伏。工作人员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图纸和数据盯了许久,眼里满是专注。因为他们知道,每一份数据、每一张图纸背后,都关系着项目的推进速度。 许多人都说,西北贫瘠,烈风刮过黄沙戈壁,未及水乡呢喃温软,是玫瑰也不曾光临的土地。但是建设者们却说,这里只是表面荒凉,却不知这里是水流密集的地方,在这洒下的汗水,未来就能储下养育许多人的源泉。 面对大自然的考验,南山口的建设者们始终秉持着“迎万难,赢万难”的精神,心中满是水电人不服输的坚韧,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青海南山口抽水蓄能项目一定能早日建成投产,为国家的能源事业贡献出坚实的力量。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