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南山口有光

发布日期:2025-11-14 信息来源:市政工程公司 作者:张家贤 字号:[ ]

入冬后的南山口,寒意比往年来得更早些。白昼的阳光依旧明亮,一到夜里,冷风便顺着电站坝坡呼啸而下,钢筋、模板、车辆都被冻得发亮。夜幕下,库盆大坝的工地灯光次第亮起,像一条金色的脊梁,照亮了整片荒凉的谷地。

寒夜里依旧作业的人们,在这光下坚守,也在光下前行。

十月初,项目部召开了冬季夜间施工安全专题会议。从“十条硬措施”到“十项禁令”,从人车分流到防滑防冻,每一条都被写入了新的《冬季施工安全管理细则》。

入夜后的坝区,风声和机器声混成一片。此时,班组长正在一一确认危险源、撤离路线、车辆行驶方向和天气变化。

“倒车必须听指挥口令,信号不清坚决不上车。”

“手势灯语都再练一遍,不怕慢,就怕乱。”

为克服夜晚视线不佳的问题,项目部现场引进了红外感应、视频联动和电子围挡系统,为夜晚加上“第二双眼睛”。当红外监测到人车距离过近时,系统会发出尖锐的警示音。安全总监蒲梁竹盯着监控屏,一边在对讲机里喊:“三号通道温度接近结冰,保通组十分钟内二次撒砂!倒车一定要二次确认,停一停,看一看,再缓行!”

随着气温下降,项目部开始布置生活保障区——取暖设备提前检修,供热系统日巡夜查。

在工地边的暖棚里,飘着姜汤和泡面的味道。工人们趁换班的间隙钻进棚里,手脚伸向电暖炉,冻僵的脸渐渐有了血色。

混凝土工班长笑着说:“这寒气顶到骨头缝里。但看着坝体一天天往上升,心里踏实。”

“喝口姜汤,慢点走,路滑!”夜巡员老刘总忙着叮嘱。

旁边,混凝土工小李一手捧着姜汤,一手笑着接过暖手宝。

冬夜施工,最怕突发极端天气。项目部的调度系统接入了气象预警,一旦有暴雪或大风警报,立即启动“停、限、缓、错”四级响应。

“演练不是走过场,关键时候能多抢一分钟,那一分钟就是安全。”每个夜班前,蒲梁竹都要带人做应急演练,从滑坠救援到机械故障,再到火灾处置,动作一遍一遍练,直到每个人闭眼也能精准操作。

“冬夜再冷,心不能冷;路再远,光不能灭。”这是安全部魏文博常说的一句话。而此时,在库盆大坝的冬夜里,建设者们正以光为伴,以责任为火,守住了工程的安全,也把南山口漫长的冬夜,一点一点照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