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 ||||
| ||||
下班后,和项目部的姐妹约着一起去吃了南昌美食季季红火锅,还买了好喝的奶茶,大家有说有笑地商量着吃完去看近期上映的《南京照相馆》,还互相调侃着谁的泪点更低,要带纸巾……直至看完影片,走出电影院,我们谁都没有哭泣。但心情久久无法平复,就像压了块石头,沉甸甸的,喘不过气来。 《南京照相馆》带来的震撼与感动,如汹涌浪潮,不断拍打内心。影片以1937年12月南京沦陷为背景,围绕躲在南京城吉祥照相馆中避难的老金一家、邮差阿昌、士兵宋存义、歌女林毓秀展开。 影片中善良的邮差阿昌,在被日军追杀过程中,进入吉祥照相馆躲避,被日军摄影师伊藤秀夫发现,误认为是照相馆学徒,交给他冲洗日军照片的任务。阿昌发现了躲在地窖里的照相馆老板老金一家四口,在阿昌的恳求下,老金将洗照片的技术传给了阿昌,协助阿昌一起洗照片。他们在清洗出来的照片中发现,是日军杀害中国人的罪照,里面被杀的还有身边熟悉的人,日军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进行无差别屠杀,还有日军杀人比赛“百人斩”上了日本国内《朝日新闻》的照片,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伊藤秀夫为了寄回日本进行邀功和炫耀的,阿昌和老金打算将底片保存下去,将日本人犯下的罪行真相公之于世人。狡猾的摄影师伊藤秀夫表面上说和阿昌是好朋友,要给阿昌通行证作为洗照片的功劳,却担心照片泄露,对日本在国际上造成不好的影响,于是更换了先进的设备,打算杀掉阿昌进行灭口。有勇有谋的照相馆老板老金,将日本人的先进冲印设备划坏,为大家多争取时间,照相馆成了他们唯一的“庇护所”。老金将日军罪证底片分别缝到每个人的衣服里,谁能出去就将罪证底片带出去。当他和林毓秀一起过哨卡时,猎犬闻出了孩子的味道,他将孩子交给了林毓秀,自己转身举起相机直面日军毫不退缩,毅然赴死,这一刻他是一位保护家人的父亲,是保护同胞的志士,是保卫家园的英雄。还有受伤的士兵宋存义,当他得知弟弟宋存礼被日军杀害后,留下诀别诗,去给弟弟报仇,他挂在日军军车底下,当破旧的铁皮从他后背划过,流了一路的血迹,明知道是死路,还是冲出去搬起了那块日军从南京城墙上撬下来打算带回日本的砖,用砖头砸死了日本军官池田。 被大火烧死的邮差苏柳昌、被日军打死的士兵宋存义、被哨兵射杀的照相馆老板老金、被日军侵犯的老金妻女……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却在历史的洪流中坚守大义,令人动容。从只想自保,到毅然守护底片、揭露真相,最后一个个赴死,一个个牺牲,这些平凡人的转变,展现出人性的光辉与伟大。 影片里还有一幕幕令人痛心的画面,破碎的家园,暗无天日的南京城墙上挂满了被杀害的中国人的头;秦淮河里堆满了尸体,鲜血染红的水面就像血海一样……“遗忘历史就是对过去的背叛,更是对无数牺牲者的亵渎。”每个人都能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与守护者,《南京照相馆》这部影片不仅是一段历史的重现,更是一次深刻的警醒,南京大屠杀的惨痛记忆,不应被时间掩埋,我们必须铭记历史,从中汲取力量,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是对先辈的最好告慰,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