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罗万象

发布日期:2025-11-13 信息来源:轨道工程公司 作者:张辰 字号:[ ]

人生在世,皆离不开衣食住行四字,而碗,又是吃这一项所延伸出的必需品。不论天南海北,人们在吃饭时都会用到碗,家里的、饭店的、小摊的……材质可以是铁的、瓷的、塑料的……尽管它几乎无处不在,可很少有人会留意手中天天端起的碗。其实,这小小的碗却可以包罗万象。

一日三餐

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家务就是摆放碗筷。放学回家就先写作业,等到母亲一声“吃饭啦”,就可以数着人将家中常用的那套白瓷碗拿出来,一一摆放在对应的位置上。最大的碗是爱运动的父亲的、最小的碗是爱美的母亲的、碗底贴着贴纸的碗是我的、铁碗是宠物狗乖乖的……每一个碗都对应着一个正在回家路上的家人,碗齐了,家也就齐了。

餐桌上,家人齐聚一堂,大家端起自己的碗,一边品尝美味佳肴,一边分享着今天的所见所闻,父亲会谈谈周末的出行计划,母亲会让我多吃点蔬菜,小狗吃完了它碗里的肉就蹭着人的腿撒娇,我悄悄夹出碗中的肉,“偷渡”到小狗嘴里,那温馨的一刻让我铭记至今。

洗碗

吃完饭,就是收拾桌椅和碗筷的时间。做饭的人不洗碗是家中的惯例,而在我成长到与洗碗台一样高后,父亲就郑重地把洗碗这个工作“传授”给了我。客观来说,我并不讨厌洗碗这个工作,几滴洗洁精加上一盆清水,就可以制造出许多丰盈的泡沫,洗碗的过程中还可以忙里偷闲,用手圈个圈在肥皂水里沾一沾,就能吹出漫天的泡泡,仿佛自己也成了哈利波特里的小魔法师。

在游乐场之外,洗碗的时间,也可以成为亲子间的小课堂。父亲作为前一任洗碗工,在我接过这个工作后专门为我开了一堂“实操课”。“吃饭用的小碗,可以用虎口卡住碗边,用大拇指清洗内壁,你的手还不够大,也可以用洗碗布作为替代……”在这一次次谈话、一次次洗碗中,我也逐渐长大,接过父母肩上的责任继续前行,向下一场接力走去。

新年祝福

我们家每年过年都有一个固定的习俗,就是一定要在大年夜和正月第一天分别喝一碗汤,这是母亲从出身福建的外婆那边延续下来的习惯。

大年夜的固定嘉宾是一碗鱼丸汤,用一个大大的圆碗盛装,里面要放上福州鱼丸、肉燕还有荷包蛋,用的蛋还不能是普通的鸡蛋,而要用鸭蛋,象征着今年的圆圆满满。所有食材在清汤里煮熟,热腾腾地端上桌,再滴几滴香油、撒一把葱花,喝下去叫人从头暖到脚,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空。

正月的第一天,则是另一种风味,我每年的第一餐,都是从一碗汤圆开始。洁白的汤圆在醪糟水中煮得绵软,和荷包蛋一起装进红色的圆碗中,象征着新一年的甜甜蜜蜜。用勺子捞起一个,呼呼地吹凉,再小心地咬上一口,黑色的洪水从雪白大地中奔涌而出,叫人一边口齿不清地喊烫,一边却又忍不住细细品尝,再来一口溏心蛋,红色、白色、黑色、黄色汇聚在一处犹如一幅绚烂的画卷,新的一年,来了。

友情

家里的白碗一套本是十个,在时间的流逝中一个个消失,碎了、丢了、裂了……最后只剩下了三个,再后来这三个也不太用了,位置被家中新购入的一套黄底带花鸟图案的精美瓷碗所取代。年岁渐长,我也离家远行,家中碗碟的使用频率就更少了。一次回家,童年时期的友人来看我,我新学了一道焦糖布丁兴致冲冲地要给她露一手,结果技艺不精,家中新买的陶瓷碗一出微波炉就裂成了两半。后来再不敢糟蹋新碗,就在橱柜中寻觅,还是这三个老瓷碗解了燃眉之急。那天的布丁是如何味道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这几个碗却经常出现在朋友间的聊天记录里,成为会心一笑的小话题。

这碗里有日常、有传承、有友谊,更有无数美好的回忆,那是成长中的懵懂岁月,是千金不换的温情与美好。它将家的概念具象化,将成长铭刻为一道道划痕,成为远行游子心中的明灯。

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在无数的学者、智者、哲学家口中无比复杂,却又简单地用一日三餐便足以概括。摆碗、端碗、放碗、洗碗、收碗,在这一次次重复的周期之中,孩童长大、青年独立、长者老去,生命一点一点走向繁华,又一点一点走向结局,直到最后一次放下碗,却没有下一次端起……也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当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为自己的生命之碗绘下最绚烂的一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