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引江补汉工程土建8标项目部智能建造实验室传来喜讯,自主研发的首台水利隧洞专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已完成组装并启动工况模拟测试,标志着公司在水利水电工程智能化施工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提升工程安全管控水平和施工效率注入新动能,工程智能化施工进入无人巡检新阶段。 该设备搭载多模态感知系统,可实现对隧洞围岩稳定性、有害气体等指标的自动化监测,替代人工完成高危环境巡检。其专为水利水电工程隧洞及洞室场景设计,集成了摄像头、气体检测仪、IP广播、一键报警等先进模块,能够通过预设路径或自主导航,实时采集隧洞环境数据,动态监测围岩稳定性,在无GPS环境下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进行全自动巡检。多维度感知系统能够精准检测有害气体浓度、温湿度等关键指标,同步传输高清影像至指挥中心。发现异常情况时,能够自动触发报警并联动应急广播,大幅降低安全风险。同时,依托统一数据接口协议,与实验室智能施工装备协同,进行数据集成分析,为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研发过程中,实验室与设备厂家、软件平台企业深度合作,攻克了复杂环境下机器人适应性、多设备数据互通等技术难点。目前,机器人已通过初步功能验证,进入实地工况模拟测试阶段。项目负责人表示:“测试将重点验证机器人在高湿度、强振动等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预计年内可投入试点工程应用。” 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成功研发,是公司践行“智能建造技术提升战略”的缩影。下一步,实验室将依托引江补汉工程等重大项目,持续优化机器人性能,并探索其在其他水利场景的扩展应用。项目部将以此次突破为契机,加快智能建造技术标准制定与成果转化,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标杆。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