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守门人”的成长之路

发布日期:2025-08-13 信息来源:建筑工程公司 作者:李林凤 蔡源 字号:[ ]

清晨八点的阳光刚照亮施工现场的一角,蔡源已穿戴整齐,背着工具包,穿着印有“安监”字样的醒目红色马甲,开启他安全巡查的一天。从最初跟在师傅身后、小心翼翼,到独当一面,用专业知识和汗水赢得工友的信服。两年的时光里,蔡源扎根建筑沃土,汲取“养分”,一步步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施工现场安全“守门人”。

初到:从迷茫到坚定

2023年盛夏,刚经历完入职培训的蔡源,怀揣着对未来无限憧憬开启了职业生涯的第一站——山城重庆。此时,重庆科学会堂项目的施工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地下室主体结构已顺利完工,地上机器轰鸣不息,钢结构正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整个现场既透着攻坚的紧迫感,又洋溢着新生的蓬勃气息。

初到施工现场,眼前的一切让他既兴奋又无措。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防护区遍地设置的作业警示牌让他每一步都格外谨慎,复杂的施工流程、密布的作业风险点……这一刻,迷茫与困惑萦绕在他的心头,竟不知如何是好了。他只能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小心翼翼地跟在师傅身后,聆听师傅向他介绍的一个个施工现场各区域名称以及施工作业风险点等内容。

可第一次踏入施工现场的他,大脑一片空白,对于师傅的介绍他也只是频频点头,不知道要说什么。

回到项目部办公室,先前如岩浆翻涌的热情,此时已被现实冲淡,面对接下来的工作,他的脑海中满是迷茫与困惑,不知从何下手。

“小蔡,别急,刚开始接触都是这样,很正常。每个新人都要经历这个阶段。”师傅察觉到了他低落的情绪,宽厚温暖的手掌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和地说道。说罢便拉过一把椅子,坐在他身旁,拿起笔在纸上画起施工现场的简易布局图,一边画一边耐心地讲解各个区域的功能以及施工流程的要点。

在师傅耐心地讲解中,蔡源原本像一团乱麻的思绪渐渐变得清晰,那些曾经让他一头雾水的专业概念,也在脑海中慢慢拼凑出完整的轮廓。此后的日子里,师傅总是带着他穿梭于施工现场。每到一处,师傅都会结合实际操作,详细介绍施工流程背后的原理,以及如何识别和规避作业风险点。蔡源也不再像刚开始那样只是机械地跟在师傅身后,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随身带着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了标注和问号。

在师傅的悉心引导下,他逐渐熟悉了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对施工流程和作业风险点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那些曾经让他望而却步的复杂施工流程,如今在他眼中变得条理清晰;那些曾经令他心生畏惧的作业风险点,现在他也能敏锐地察觉并知晓防范方法。他重拾信心,开始主动参与一些简单的工作任务,将自己所学的知识逐渐运用到实践中,每完成一项任务,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

成长:汗水浇筑专业

汗水与努力,夯就坚实步伐。日复一日的现场巡查,让蔡源白皙的皮肤变得均匀黝黑,脖颈、手臂刻上“工装”印子。

“工友们,我们出来干活,平平安安回家比啥都重要,安全这事多说一句,就多一份保障,我们要牢记……”蔡源站在分包队伍前,用掷地有声的话语给分包队伍开展入场教育,讲到关键处时不时还会加重语气、比划动作,举手投足之间满是从容与自信。

“坐在办公室是永远发现不了现场安全隐患的,如果到现场发现不了问题,那宁愿不要来。要做安全管理的‘有心人’,多穿梭于现场,用敏锐的双眼捕捉现场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隐患绝不拖延”。师傅曾经的“四勤”教诲——勤走、勤看、勤说、勤改,已成了他的工作准则。

如今的蔡源也习惯带上钳子、铁丝、三角警示等工具,背起了属于自己的“百宝箱”。碰到临边护栏有松动的地方,就从“百宝箱”取出手套,随后拿出铁丝和钳子,自己动手立刻加固。发现隐患绝不拖延!

蜕变:挑战中突破自我

2025年3月底,春寒尚未完全退去,蔡源就带着在重庆科学会堂项目积累的经验与自信,迎来职业生涯的新挑战——楚雄共享储能项目。这个项目对于公司而言意义非凡,它是公司首个储能项目,承载着打造行业标杆项目的重任。作为首个储能建设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犹如摸着石头过河。蔡源在很多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以往不同,这次遇到问题时,不再有师傅在前方为他遮风挡雨,所有的困难与压力都需要他独自面对。

初到项目,梳理安全管理内业资料便成为他的首项任务,但此前他从未独立做过。这项任务如同面对一座横亘眼前的大山,一时竟找不到攀援的路径。在梳理过程中,他坐在电脑面前,只能看着空白的文档发呆,许久不见打出一个字来,心中不禁涌起一阵迷茫与焦虑,任他怎么理,都找不着头绪。

安全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应急预案、施工安全记录、人员培训资料等,各个部分相互关联又错综复杂,稍不注意就会混淆。他努力回忆在之前项目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却发现师傅指导下的从容与自己独立实操的窘迫判若云泥。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翻阅资料,眼睛紧紧盯着字里行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可大脑却像是陷入了一团迷雾,越理越乱。

时间在紧张与焦虑中悄然流逝,他依然进展缓慢。此时,挫败感如潮水般向他袭来,他不禁怀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根本无法胜任这项工作?但就在几乎绝望之际,内心的声音越发清晰“这些困难为何会让自己感到难受呢?因为它们正悄然打破原本的自我认知与舒适区。不能放弃,每一个难题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必须克服困难。”这是师傅之前告诉他的。

蔡源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调整思路,先从最基础的资料入手,一份一份地仔细修改,梳理出每份资料的核心内容,并做好详细的记录。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查阅相关的规范、上网搜索资料、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慢慢地,那些原本杂乱无章的资料在他的努力下变得井然有序……。过程艰辛,挫折不断,但他的眼神愈发坚定,他完成了从“跟随者”到“主导者”的蜕变。

时光荏苒,两年的时间悄然流逝,曾经初出茅庐的青涩大学生,如今已成为施工现场安全的专业“守门人”。蔡源的故事是无数建筑新人的缩影——在汗水与挑战中打磨充实自己,茁壮成长,筑牢施工现场的安全防线。正如他常说:“安全是底线,更是责任。”在这片建筑热土上,正是这些“守门人”的坚守,托起了行业向上的力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