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臂挥春,筑梦江城地铁通途

发布日期:2025-02-13 信息来源:轨道工程公司 作者:王菊 摄影:蔡淙源 字号:[ ]

车窗外,张灯结彩的绿植向后掠过,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归家的喜悦在此刻化作脸上甜甜的酒窝,沉浸在阖家团聚美好憧憬中的王森,突然被手机铃声打断思绪。

“今天农科院交付一期工作面,春节期间就要开工了。”

简短的话语,瞬间让这位工作刚满2年的小伙子陷入两难,一边是家人望眼欲穿的期盼,一边是项目部努力和期待了一年多的关键节点。

短暂的纠结后,王森毅然在“是否确认取消本次航班订单”界面点下“是”,随即火速赶回了项目部。

而此刻,一群接到复工消息的职工们正争分夺秒“抢”返程票,复工大战“一触即发”。

这天是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五。

破冰攻坚,点燃新春建设引擎

武汉市轨道交通12号线(武昌段)工程板桥停车场施工项目选址位于武汉市洪山区板桥村,占地317亩,本应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却因征地拆迁问题,施工被迫按下“暂停键”。2025年春节前夕,项目部班子成员仍为征地难题四处奔走,终于,1月24日,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省农科院先行移交了80,394平方米工作面,为2025年春节的施工建设点燃了希望之火。

然而,复工之路困难重重。临近春节,人员、设备、供货乃至人员用餐等都成了棘手难题。为保障现场施工需求,项目部领导干部迅速行动,积极与作业队伍管理人员沟通协调,在高效统筹与各方全力配合下,作业人员和设备有序进场。截至2月4日,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进场达105台,188名作业人员奋战一线,已移交场地清表工作圆满完成,土方外运2.3万平方米;15台旋挖钻机组装调试完毕投入生产,应用库首根钻孔灌注桩顺利施工完成;1台静力压桩机也已调试就位,咽喉区具备预应力管桩施工条件……施工现场一片繁忙,合奏出了独特的春节施工交响曲。

但这热火朝天的景象背后,管理难题也接踵而至。施工用水、用电供应,设备进场验收、人员入场安全教育以及施工技术交底等等。面对难题,项目部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迅速响应,以高效的执行力和高度的责任感主动投身现场生产服务。工程部人员开启24小时轮流值班模式,日夜坚守在施工一线;安全、质量与技术部门紧密协作,在施工现场频繁组织安全质量培训与技术交底活动;设备物资人员积极协调设备运输、进场安装及验收等事宜,与各方紧密沟通,保证设备按时、按质交付使用。

因春节期间食材供应商休假,大部分餐馆停业,作业队100余人的餐食担子便落到了项目部肩上。综合协调部积极协调,为了让大家吃得满意,食堂后勤人员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忙碌起来,跑遍附近市场挑选新鲜食材,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在忙碌的工作后,享受到家一般温暖又美味的餐食。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施工现场秩序井然,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向着项目竣工的目标稳步迈进。

聚焦关切,使命如磐笃定前行

除夕,这个承载着万家团圆的特殊日子,在许多人眼中,是一家人围坐吃年夜饭的温馨时刻,是夜空中烟花绽放、耳畔爆竹声声的欢腾场景。然而,对于板桥停车场项目部的成员们来说,今年的除夕,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的特殊“战役”。

就在除夕前,项目部临时接到了第一波“检视”通知,而当时的施工现场,还是一片刚刚移交的荒地,建筑垃圾堆积如山,各类杂乱的枯木交织。要在短时间内清理出迎检场地,难度可想而知。但项目部全体人员没有丝毫退缩,除夕一大早,天还未完全亮,全体人员就已穿戴整齐,精神抖擞地来到了施工场地。一时间,油锯的轰鸣声、铁锹铲地的声响、扫帚清扫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别样的“劳动之歌”。

项目部班子成员更是一马当先,冲在最前线。他们手持油锯,熟练地锯断粗壮的枯木;挥动铁锹,奋力铲除堆积的垃圾;面对错综复杂的通信电缆,也小心翼翼地进行清理。大家齐心协力,干劲十足,丝毫不敢有半分懈怠。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衫,寒风刺痛了脸颊,但每个人心中都燃烧着一股热火,共同体会着这场充满奋斗气息的别样“年味”。

在武汉市交通脉络的宏伟版图中,地铁12号线宛如一条灵动的纽带。它是武汉轨道交通线网中唯一的环线,全长约59.9公里。沿线共设37座车站,以及丹水池车辆段、板桥停车场和复兴停车场。其中,板桥停车场项目作为2025年春节期间武汉市唯一施工的重点项目,备受社会各界瞩目。

春节期间,武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劲超,武汉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向晖、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洪锐、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总工程师田伟,武汉地铁集团纪委书记张汉云等领导亲临项目部施工现场调研。他们深入一线,了解施工进度和困难,为项目部生产加油鼓劲。项目部全体人员在此次迎检中展现出的团结一心、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各方的高度赞扬。

领导们的关怀与肯定,让项目部全体成员备受鼓舞,使命感与责任感愈加爆棚。“大家要维持好迎检的状态,做到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建设之中来。”项目部负责人在寒风中反复强调。他的手指因为一直在指挥现场工作,早已冻得麻木,但他只是匆匆搓了搓手,便又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回想起项目启动前,项目部领导就多次召开专项会议,从施工方案的反复研讨,到资源调配的精细规划,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关。开工以来,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24小时带班值班,他们的身影穿梭在施工现场的每一个角落,亲自检查安全设施,耐心协调施工难题,用行动向全体工作人员传递着坚守的决心,激励着大家为了项目建设勇往直前。

承载期望,用匠心铺就城市盛景

“正式开始施工了吗?这条地铁要是建成,以后出门可就方便太多了!”

“什么时候可以通车啊?我们天天盼着这一天呢!”

近日里,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有时,施工人员正匆匆走在往返工地的路上;有时,周边居民闲来无事,在附近驻足围观。只要一看到项目部员工身着统一的工作服,他们就会满怀热忱地走上前来,抛出心中的疑问。这些问题,饱含着周边居民对便捷出行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每一个字都沉甸甸地落在工程管理部负责人李晓东的心上。

“肉肉睡得可真香啊,我好几天都没和她打上招呼了。”凌晨4点左右,李晓东拖着寒冷的身子回到宿舍,摸摸小女儿嫩嘟嘟的小脸,满脸都是宠爱,而一旁,是妻子疼惜的目光,已经连续好多天,不是加班到凌晨就是苦战到天亮,出门前,女儿还没醒,回到宿舍,女儿已经睡着。

作为工程部负责人,李晓东深知自己在此时的关键作用,在接到可能移交工作面消息的前两天便携带家人匆匆返回了项目部。虽然家人在身边,却没有多余时间陪伴她们,李晓东心里也有遗憾,好在妻子的理解和孩子的乖巧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

“马湖二路北门这边有水沟,后续设备进不来。”

接到电话,李晓东立马赶往了现场,当时现场仅一台挖掘机和1名操作手。

“不能耽误设备进场,只有我们两个也得干!”

凭借十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李晓东考虑搭建一条临时通道应急。靠着1台挖掘机,两个人硬是将4节长2.5米、管径1.2米的混凝土排水管稳妥安放在了水沟槽,随后铺上钢板,一条临时通道就此打通,设备也得以陆续顺利进场。

“虽然每天很疲惫,但是反而睡不着,睡觉也要想着第二天的工作,怎么安排,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越说到后面,他声音越小,好像说给他自己听。

本以为他说完了,突然,他又缓慢笃定地说了句:“我想把这个项目建设好,回应他们的期待。”

不仅仅是李晓东,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项目部每一名成员都在全力以赴着。他们的每一份努力,都饱含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接下来,项目部全体员工将继续用辛勤的汗水与不懈的努力,为武汉城市交通建设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助力武汉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让这座城市在便捷交通的带动下,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