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万家灯火——马关三七园50兆瓦光伏项目75天冲刺纪实

发布日期:2025-07-29 信息来源:市政工程公司 作者:杞会珍 摄影:杞会珍 字号:[ ]

75天能创造什么?水电十四局建设者用行动给出答案。

2025年5月31日,由水电十四局承建的云南马关三七园50兆瓦光伏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挑战,建设者们迎难而上,仅用时75天便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比合同工期提前122天。他们以无畏的拼搏与创新精神,跑出了令人惊叹的“建设加速度”,为缓解当地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注入了强劲新动力。

临危受命,立下“军令状”

公司于2024年12月14日中标该项目PC总承包工程,合同工期197天。项目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健康农场,规划建设17个光伏方阵、14564根桩基、101948块光伏组件、17台箱变以及169台逆变器,集电线路总长7.228公里、架空线路3.462公里,共12基铁塔,输送至大嘎吉220千伏升压站。

项目场区占地约71.93公顷,整体坡度在10°至30°之间,局部陡坡达35°,地势起伏较大,导致施工设备稳定性差,稍不注意就有滑落风险。此外,当地常年气候高温湿热,作业环境恶劣;天气骤变频繁,短时强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突发性强,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大幅增加现场安全管理难度。

在项目启动时,当地正面临严峻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且夏季用电高峰即将来临,如不能提前完成建设任务,将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面对这一紧迫形势,项目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迎难而上,提前组织技术团队多次深入施工现场调研,反复优化调整施工方案,科学预判项目推进中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经过充分论证以及反复研判后,项目部毅然立下军令状,坚定2025年5·31并网目标,全力以赴提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切实保障当地群众的用电需求。

创新模式,跑出建设“加速度”

为了在目标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项目团队以“起步即冲刺”的拼搏姿态,全力投入到工程建设中。结合项目“短、平、快”特点,采用“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主决策、自有设备、自聘工种”的“五自”管理模式,实行自主经营优先+内部专业队伍的施工组织体系,全面激发内部管理潜力,有效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项目部还建立健全了以“队为基础、独立核算、计件工资、每月发放”为核心的自营管理体系。这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将项目效益与个人收益直接挂钩,通过契约化考核指标的有效落实,极大调动了所有参建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为确保管理体系高效运转,项目还组建了以项目经理为队长、副经理为副队长、总工程师为技术主管的强有力领导班子,各职能部门主任作为核心成员,以施工班组为基本作战单元,构建起层级分明、责任明确的生产实施体系,从而有效提高决策效率,强化执行力度。

在整个光伏厂区,17个方阵项目共设置了四个土建安装班组,实施自营模式,这一举措使得施工人员进场速度相比传统模式提升了50%以上,为项目的高效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在施工过程中,面对复杂地形以及高温、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挑战,项目自营团队合理划分作业区域、科学安排作业时段、高效配置资源,通过“分区域、分时段、分专业”的精细化施工组织,实现了“人歇机不歇”的高效运转,做到了工程进度的分秒必争。

多方协同,打通“补给线”

施工机械是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项目部通过精准分析总工期及施工强度,选取高效的设备配置方案,并制定最优的设备需求计划。自有设备和短期外租设备均严格落实机长制,外租设备采取市场询比价方式,择优选用。

 项目推进恰逢全国“5·30抢装潮”白热化,光伏组件“一板难求”。关键时刻,中国电建集采平台全速运转,仅用29天便一气呵成完成招标、谈判与签约,为项目实现“5·31”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打通了物资补给线。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部一方面积极引进新型光伏组件设备,另一方面特邀厂家技术专家驻场开展专项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全面掌握安装技术要点和操作技巧,从而保证了各施工环节的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得到严格落实,最终实现了优质的安装效果。

强化管控,筑牢“安全屏障”

安全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根基。项目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构建以安全质量为核心的双重预防管理体系。通过严格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全员覆盖、全过程管控。

项目部认真落实“四道屏障、五大顽疾、十不施工、五十条红线”等要求,严格执行“无监护不工作”和“作业票”双制度保障机制,制定网格化管理方案,扎实推进人机料法环验证复核工作,确保管理要求穿透到施工一线。此外,项目部利用每日“工前会”和“周例会”机制,实现了管理要求的动态部署和闭环跟踪。在过程监控方面,全力推动执法记录和酒精测试全作业面覆盖,并建立“班组轮查-影像归档-问题反馈”的三级管控机制,累计采集432名施工人员600小时作业影像资料,全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党建引领,筑牢“思想基石”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项目部党支部构建“1+N”党建联建机制,联合业主单位、属地企业共同打造“光伏新能源药光标杆”党建品牌,将党建工作融入安全质量、技术创新、履约攻坚等核心业务,助力工程建设优质高效有序推进。

项目部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解决班组人员住宿、高温强光环境下作业防护等问题。通过缩短单次持续劳动时间、增加休息交替频次、配备充足防暑降温物品和劳动保护用品等措施,全方位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项目党员干部深入施工班组,及时了解并解决工人实际困难,用实实在在的关怀举措增强工友们的幸福感。

2025年3月17日,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施工机械的轰鸣声拉开了冲刺的序幕;

5月9日,14564根桩基施工全面完成;

5月15日,17个光伏方阵支架安装全部完成;

5月18日,101948块光伏组件架设完毕;

5月20日,17台箱变、169台逆变器调试完成;

5月25日,集电线路与架空线路全线贯通;

5月28日,顺利通过电力质监机构验收;

5月31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6月5日,收到业主感谢信。

该项目的提前竣工,不仅有力保障了地方电网稳定运行、优化了区域能源结构,更在促进就业增长、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项目部将以此次项目建设经验为新的起点,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作风的工作准则,持续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通过打造更多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和绿色工程,为加速地方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持续贡献力量,在新能源发展新征程上再创佳绩。

工程全景

工程近景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