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哇水电站4号机组提前365天封顶背后的攻坚密码

发布日期:2025-09-01 信息来源:土木工程公司 作者:陆文倩 摄影:张国正 字号:[ ]

8月31日上午,高原深处的拉哇水电站建设现场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主厂房4号机组最后一仓结构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较合同工期提前365天实现该机组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这一关键节点的突破,不仅为2026年底实现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目标筑牢根基,更折射出拉哇项目部以党建为引领、以技术为支撑、以质量为生命、以安全为底线、以青年为先锋的全方位攻坚实力,书写了高原水电建设的新篇章。

党建领航:红色引擎激活攻坚动能

在拉哇水电站建设进程中,党建始终是攻坚克难的“红色引擎”。项目部以“地下铁军”精神为内核,将党组织建设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让党旗在施工一线高高飘扬。

面对4号机组施工中土建与机电安装深度交叉、材料吊运受限、作业环境艰苦等多重挑战,项目部党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区”,把施工难点转化为党建重点。春节期间,党员建设者带头坚守岗位,在零下低温的高原环境中,克服供氧不足、昼夜温差大等困难,确保混凝土浇筑连续作业。这种“关键时刻党员上、紧急任务党员扛”的担当,不仅保障了主厂房机组建设进度,更带动了全体参建人员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此外,项目部以劳动竞赛为抓手,推动党建与生产的深度融合。在华电巴塘(拉哇)分公司2024年度劳动竞赛中,拉哇项目部凭借出色的施工业绩荣获“先进集体”称号。2025年“奋勇争先打通堵点保发电”劳动竞赛启动后,项目部党支部迅速制定竞赛方案,将4号机组封顶、3号机组蜗壳浇筑等关键节点分解为“党员攻坚目标”,通过“日碰头、周调度、月考核、季评比”,推动党建工作与工程进度同频共振,为提前封顶注入了强大的组织动力。

技术赋能:创新突破破解施工难题

拉哇水电站4号机组建设的提前封顶,离不开前沿技术的硬核支撑。项目部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念,将BIM技术、微米级高精度监测、创新浇筑工艺等融入施工全过程,破解了高原复杂环境下的一系列技术难题。

在4号机组蜗壳层施工中,面对“多标段并行干扰、结构复杂及钢筋密集、蜗壳浮动难控制”三大挑战,项目部引入BIM三维建模技术,对钢筋排布、混凝土浇筑路径进行模拟优化,提前规避了多处工序冲突风险,使钢筋绑扎效率提升百分之三十,仅用时15天完成蜗壳层全部钢筋预制安装。同时,针对蜗壳层混凝土温控严苛的要求,技术团队创新采用“分层递进+象限对称浇筑”组合工艺,创新阴角混凝土入仓手段,摒弃了传统泵送入仓改为自密实混凝土自落式浇筑,蜗壳及座环抬动远低于设计控制值。另外搭配智能温控系统,实时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确保入模温度稳定在12±1℃,有效防止了因温度应力导致的裂缝问题。

拉哇水电站厂房系统投入使用了3台SHB20型梭式布料机及配套皮带上料系统,单台额定生产率达100立方米每小时,布料半径覆盖2.5米至20米,为4号机组混凝土高效入仓提供了设备保障,单仓浇筑时间较传统方式缩短百分之四十,施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在此助力下,4号机组的浇筑进度远超预期,其中蜗壳层浇筑至发电机层浇筑完成仅用时100天,这一惊人速度不仅为后续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刷新了水电站同规模装机国内最快的施工纪录,成为项目提前封顶的“关键助力”。同时,各参建单位通力协作,紧密配合,每日在厂房施工现场指挥室召开碰头会,研究分层分块浇筑等重大技术方案;项目部累计召开20余次浇筑专题会,严格执行技术方针,对每仓浇筑暴露的问题建立“一问题一档案”制度,通过工艺优化杜绝重复错误。

质量为本:精益求精筑牢工程根基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在这一理念下,项目部构建了“过程创优、工艺创精、管理创效”的质量管控体系。

在4号机组施工前,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施工班组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安全技术交底,覆盖人员超230人次,确保全员熟练掌握浇筑顺序、振捣标准、养护要求等要点。同时成立质量管控小组,负责现场验收协调事宜,混凝土浇筑全过程旁站,同步开展浇筑资料收集、经验总结与技术指导,从源头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达标。

施工过程中,实行“项目经理带队+项目班子轮岗盯仓”制度,工程部及质量管理部人员24小时轮岗驻守现场,对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浇筑胚层厚度等指标进行实时检测,第一时间解决现场问题。这种“事前交底、事中管控、事后复盘”的闭环管理,为4号机组主体结构的优质施工筑牢根基。

安全为基:严字当头守住生命底线

拉哇水电站地处高原山区,施工环境复杂,安全风险突出。项目部始终将安全放在“优先于进度、重于效益”的位置,构建起“全员参与、全程管控”的安全管理体系,为4号机组提前封顶筑起“安全屏障”。

2025年复工复产阶段,公司安全总监刘涛带队开展专项检查,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考问+实操考试”的方式,对“人机料法环”进行全面复核,为主厂房各机组浇筑奠定了安全基础。日常施工中,项目部严格执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原则,推行“定格、定人、定责”网格化管理,将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累计开展安全培训30余场、应急演练5次,切实提升了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针对4号机组施工中“立体交叉作业多、吊装作业频繁”的特点,项目部创新安全管控方式:一方面协调机电与土建施工,合理规划桥机作业时间,避免设备吊运冲突;另一方面启用25吨吊车辅助吊装,解决材料供应短缺问题,同时安排专人在吊装现场监护,确保“吊装半径内无无关人员”。此外,项目部还在作业面设置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人员违章行为,确保4号机组施工“零安全事故”目标。

青年冲锋:青春力量扛起建设重任

在拉哇水电站4号机组建设队伍中,青年群体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项目部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60%,他们活跃在施工一线、技术攻关、安全管控等关键岗位,用青春汗水书写责任担当。

项目部注重青年人才培养,通过“师带徒”“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为青年人才搭建成长平台。在布料机安装调试中,青年技术员主导编制专项方案,克服交叉作业干扰,确保设备按期投运;在各机组蜗壳浇筑微米级高精度监测工作中,青年测量团队创新监测方法,凭借精湛技术实现了全过程高精度管控;在4号机组最后一仓结构混凝土浇筑期间,青年建设者组成“青年突击队”,承担施工方案编制、质量监控、安全管控、进度管理等重任,通过优化方案、严抓管控,保障浇筑工作顺利推进。青年们的朝气蓬勃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为拉哇水电站4号机组提前封顶注入了无限活力。

主厂房4号机提前365天封顶,是拉哇水电站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是项目部“党建引领、技术创新、质量过硬、安全可控、青年担当”的生动写照。站在新起点,拉哇项目部将继续秉持“地下铁军”精神,紧盯2026年底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目标,以更昂扬的斗志、更务实的作风,攻克后续施工难题,为打造“一流精品水电工程”、助力国家能源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拉哇水电站4号机组浇筑过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