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海外故事:想家的爷们

发布日期:2025-05-14 信息来源:国际工程公司 作者:杨乔平 字号:[ ]

想家的爷们,诉说着心里的孤单,回望昨天,历历在心间……”

多少年,每次听到这首《想家的爷们》,我的内心都会不自觉地脆弱,眼泪不自觉地模糊视线。

回望这二十多年的海外工作和生活的这段经历,我会不自觉地发出一声感叹:确实不易呀!

这些年,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海外过的第一个春节的情景。

那是2003年的除夕夜,中国电建(水电十四局和水电七局)在马来西亚民都鲁附近几个项目部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过年的情景:在年夜饭后,大家都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央视春晚,当时我正在厨房里收拾餐具,突然听到客厅里传来几个人的哭泣声。我好奇的跑去看,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哭泣的交响乐中!哦,原来是当时春晚的一首歌曲触动了那个第一次出国且第一次在国外过年的年轻人的想家的心情!他的情绪感染了其他几个人,于是乎,大家都忍不住抽泣起来。当时我没看春晚,我一直忙于收拾和清洗餐具,想家的情绪还没被调动起来,但我这人从来见不得别人哭泣,于是乎,我也慢慢地加入了大伙的哭泣队伍。婆娑泪水中,我想起了我2岁多的女儿和家人,于是,哭泣得更厉害啦,忍都忍不住……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社死!

这些年,留给我最痛苦的印象是2016年大年初一。当时坐标喀麦隆杜阿拉办事处。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办事处的其他几位同事都去雅温得驰援雅温得主体育场项目了,只有我一人留守在办事处。不巧的是,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打起摆来(疟疾)。我躺在客厅的沙发上动弹不得,还好保安和我的司机使劲地将我扶上车,送我到中国诊所里去输液。刚拔完针领导的电话就打过来,让我赶紧去外面采购紧急物资。我拖着病体在市场买到相关物资,打包后直接送到客运站办理托运手续。完事后,已经是下午6点多了。我回到办事处,啥都不想做,啥也不想吃,只想静静地消化我的情绪……第二天,我已经忘了还在过春节,一大早就带着司机满城搜寻其他几个项目的急需物资……也许只有忙碌才会忘记想家,这也许就是生活吧。

在海外辗转了不同的国别和不同的项目,想家的情绪从来没有间断过。家,是每个男人身心栖息的港湾和心灵寄托,也是男人们奋斗的目标。

“爸爸,你啥时候回来?我都上幼儿园大班了!你再不回来,你就没机会到幼儿园接我上下学了!我过几天就要参加期末会演了,我希望你和妈妈一起参加我的会演,给我加油和助威!”

这是我身边项目经理董韩飞和家人打电话时传来的稚嫩的声音。我顺势看去,平时嘻嘻哈哈说话方式的董总,这时正背过身子抹着眼泪,没想到铁汉也有柔情啊!是呀,董总今年38岁,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大家都知道,刚果(金)这几年的项目都不好干了,特别是地处刚果(金)东部的布卡武,被公认为非传统高风险地区,自项目筹备起,几乎每天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怪事”出现:今天这个部门来“找茬”,明天那个部门来“问候”,他们的目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哪件事都令人头疼!但是没办法,为了生存和项目如期推进,董总年轻的心已经学会面对和承受,甚至在应对此类事件时显得“老到”,凸显与其年龄不相匹配的老练和沉稳。

今年年初,因刚果(金)东部安全局势原因,项目人员撤离现场,我们几个在昆明见过一面。一见面我就打趣他,问董总他家“董事长”(我们戏称董韩飞的儿子)还好吗?他神情激动地说起了年前回家正好赶上参加儿子幼儿园大班期末会演的情形。他们一家其乐融融的画面深深感染了大家。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幸福吧!

今年3月5日,董总微信告诉我,他即将重返刚果(金),前往一个新项目——伊迪奥法体育场开展工作。同时,他还提到了他的家人,特别是孩子,都非常支持他的工作,并特别提醒他在外面要保重身体……听到这些消息,我那不争气的眼泪又开始模糊了视线……

多少年来,每次离家前,奋战在海外各个项目的公司职工,哪个何尝不都是这样呀?每个人的背井离乡不都寄托着家人厚望吗?所以,我们前行的步伐倍感沉重,但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步伐又变得格外稳健。这,就是想家的爷们儿们在外奋斗的动力和情感归宿!

“翻过一座座山,跨过一道道坎,吃过多少苦累,流过多少汗,不怕数九寒天,不怕历经磨难,干一碗家乡的酒,把眼泪擦干。跌跌撞撞向前看,潇潇洒洒的活着,风里来雨里去,想起爹娘的牵盼……”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