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北广西B5标项目部坚守一线的筑梦者 —— 用责任与温度,浇筑工程人的匠心之路

发布日期:2025-05-06 信息来源:市政工程公司 作者:李雪 字号:[ ]

在环北广西B5标工程的施工现场,机械的轰鸣声与工人的号子声交织成一首建设交响曲。这里,有三位建设者正用汗水浇筑梦想:杜应军——24小时在线的技术中枢,刘转区——踏遍工地的铁脚板,魏瑞峰——鹰婆岭隧洞里的铁汉子。他们用专业与坚守,在钢筋混凝土间镌刻下建设者的时代风采。

24小时在线的技术中枢

在环北广西B5标工程的施工现场,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技术部主任杜应军。他是同事们眼中行走的技术规范。从晨曦初露到星夜沉沉,杜应军每天背着厚厚的图纸穿梭于管道、隧道等多个施工面,手持全站仪反复校核数据,蹲在钢筋骨架旁一厘米地检查焊缝质量,用责任与坚守诠释着工程人的担当。

杜主任,明天要提交变更方案!

深夜11点,技术部办公室的日光灯在夜色中格外明亮。此时的杜应军正伏在电脑前,双手快速敲击着键盘,屏幕上的CAD图纸随着他的操作不断调整。桌面上散落着几份摊开的施工图纸,每张图纸的边角都卷起了褶皱,密密麻麻的手写标注像蛛网般覆盖了图纸空白处,而左手边放着早已凉透的咖啡。作为项目技术部负责人,他的手机永远保持24小时待机状态,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打五十几个电话——充电宝数据线上那个被反复插拔磨出的白痕,就是最好的证明。

项目初期,面对繁重的技术任务,他主动扛起重担。白天,他戴着沾满泥渍的安全帽穿梭在各个作业面,经常跪在基坑边实测土层参数,后来,工装裤膝盖处磨出了两个明显的破洞。夜里,他又带着技术员们一遍遍地确认回填土压实度技术方案。在他的带领下,团队高效完成了项目部管道的基坑支护优化、工程设计变更等关键任务,为项目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对待新人,杜应军既是严师又是益友。“别怕犯错,但要学会总结。”成为他对年轻技术员的谆谆教诲。

有一次,我搞错测量数据,杜工不仅默默帮我修正,还专门抽时间带我去现场实操。小卢回忆道。那时候,每到下班时间,杜应军就利用空闲时间,手把手地教刚入职不久的小卢有关软件操作的技巧。从P6进度管理到Visio绘图,从施工方案编制到现场技术交底,他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

在杜应军看来,工程技术是严谨的,但管理需要温度。他的关怀藏在细节里:暴雨天提醒工人注意防滑,深夜为加班的同事送去热腾腾的宵夜,那句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的朴实话语,温暖着整个团队。

鹰婆岭隧洞里的铁汉

在B5项目中,鹰婆岭隧洞断面遇水成泥,挖掘机一铲下去,掌子面就流汗般渗水。

为确保每一个支护参数都精准到位,魏瑞峰直接把办公室搬进了隧洞。隧洞深处,空气闷热潮湿,空气里时常混合着柴油味和岩石粉尘的气味。每天,他总是第一个穿戴好雨靴雨衣进洞,最后一个满身泥浆出来。在工人换班的间隙,常常看见他蹲在积水里,用手电照着岩面,记录着节理走向;爆破后,又第一时间冲进烟尘未散的作业面,指导工人打设超前小导管。

这种围岩,差一分钟支护都可能塌方。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每次开挖的地质变化。

在钻孔作业区,他接过风钻工的工具包,亲自示范如何调整钻进角度避免卡钻;在支护班组,他跪在积水中,用卷尺量着钢拱架间距,手把手教新工人拧紧连接螺栓;在抽水泵旁,他带头搬运沙袋筑挡水墙,裤腿上的泥浆结了又湿,湿了又结。

魏主任比我们还能熬!工人老陈感叹着。

在鹰婆岭隧洞内,钻孔机的轰鸣震耳欲聋,浑浊的地下水从岩缝中不断渗出,浸透了工人的劳保鞋。作为三工区主任的魏瑞峰正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泥浆,仔细检查着刚完成的初期支护面。安全帽上的头灯在昏暗的隧洞里划出一道道坚定的光柱。

工地上的“铁脚板”

每天清晨6点,刘转区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核对当天的材料计划。黝黑的皮肤、磨破的劳保鞋,是他“泡”在工地的最佳证明。

管道施工面狭窄,交叉作业多,刘转区每天要爬遍每一个作业面。一次暴雨后,他发现边坡有渗水隐患,立即协调抽排水设备,更是不顾泥泞,第一个跳进齐膝的泥水中,带领工友们铺设防水布。

“工地就是战场,问题不过夜,才能保安全。”他的“铁脚板”精神,感染了整个班组。

在每天的班前会上,总能听到刘转区沙哑却有力的声音:安全帽带系紧!脚手架必须验收!这位负责现场的管理员,以零容忍的态度守护着施工红线。

安全不是讨价还价的事,他总说,我宁听骂声,也不想听哭声。

每次面对施工违章行为,他都会直接开罚单,但事后,他总会私下耐心地给工人们讲解危险作业的后果。

开始觉得他烦,后来才明白是为我们好。一名现场工人说。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刘转区用沾满泥浆的劳保鞋,踩实了管道工程的每一米进度;用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记录着基建人最朴实的担当。

在环北广西B5标项目部的施工现场,在杜应军、刘转区、魏瑞峰他们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坚守——在图纸与钢筋间诠释工匠精神,在汗水与尘土中绽放劳动之美。正是这样一群普通却不平凡的电建人,用粗糙的双手、黝黑的脸庞和踏实的脚步,一点一点把蓝图变成现实,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真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