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掘进工程公司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B4标盾构/TBM施工经理部的建设战场上,有这么一群身影以实干践行使命,以担当诠释初心。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在不同岗位上发光发热,用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成为身边人的榜样,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宋云红:技术立身、管理守责的“实干先锋” 作为TBM工区长,“技术深耕”与“管理进阶”是宋云红对自己的两大要求。从一线技术岗位起步,他深耕设备维保、物料协调等核心业务,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不懈的钻研精神,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管理骨干。即便走上管理岗位,他始终坚守“技术为王、细节为要”的原则,从未脱离施工一线。 在TBM施工的关键工序中,总能看到他俯身检查的身影。设备维保是施工保障的核心,他对每台设备的性能参数了如指掌,带领团队建立“日常巡检+专项排查+应急处置”的全流程维保体系,有效降低了现场设备的故障率。物料协调关乎施工进度,他建立精准的物料需求预测机制,提前与物资部门联系对接供应商,优化运输调度,确保TBM掘进所需物料“不掉链”。一次深夜掘进中,TBM出现主驱动电机温度异常,他接到通知后从宿舍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带领技术人员逐项排查,凭借丰富经验,他和团队仅用3个小时便快速定位故障点,完成修复,保障了施工连续性。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成功克服了地质复杂、施工强度大等多重挑战,提前7天完成TBM进尺2000米掘进节点目标,为项目推进赢得了宝贵时间。 他常说:“管理不是当‘甩手掌柜’,关键工序必须亲力亲为,才能心里有底。”正是这份对工作的敬畏与负责,让他成为团队信赖的主心骨。 雍振杰:创新破局、下沉实干的“技术领航者” 雍振杰作为技术质量部主任,始终以技术创新为抓手,用实干精神破解施工难题。他的核心工作是为施工提供精准技术数据支撑,从地质参数分析到掘进方案优化,每一项数据都经过反复测算验证,为工程推进筑牢技术根基。 在项目部探索“大工区”运行模式的关键阶段,面对技术、安全、质量、物资等管理部门下放一线的改革任务,雍振杰主动请缨,成为下沉一线的“排头兵”。他深知,“大工区”模式的核心是打破部门壁垒、提升现场响应效率。下沉后,他迅速整合一线技术资源,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际深度融合,针对盾构施工质量管控痛点,牵头构建“全流程、精细化、可追溯”的质量控制体系。他优化关键工序质量标准,对管片拼装、同步注浆、姿态控制等核心环节,制定“一对一”质量管控方案,通过细化参数指标、强化过程监测,让质量要求贯穿施工全过程,在工序优化的作用下,项目的月掘进效率提升了15%,提前完成业主下达的进度指标,既守住了质量底线,又跑出了施工加速度,为项目整体推进树立了标杆。 为了让技术服务更精准,他建立“现场技术巡查、实时数据反馈、方案动态调整”工作机制,每天扎根掘进工作面,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在他的带动下,“大工区”模式的优势充分显现,各部门协同效率显著提升,为项目高质量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 吕振东:精准为尺、护航掘进的“测量守护者” 测量是工程施工的“眼睛”,差之毫厘便会谬以千里。 “精准”二字彰显了吕振东对自己的严格标准。作为测量队队长,他肩负的TBM姿态测量、导向系统维护、管片拼装精度控制等工作,每一项都直接关系到隧洞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 为了确保测量数据的精准可靠,吕振东带领团队建立了“多级复核”制度。对施工导线的控制点,他们坚持“初测、复测、抽检”三重校验流程,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花费额外时间反复核对,确保水准点和导线点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针对测量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他牵头制定了《精细化测量作业手册》并要求团队成员严格执行,手册从仪器操作、数据记录到报告编制,每一个环节都明确标准流程,为团员成员指明了清晰的工作方向。在TBM掘进过程中,他带领团队实时监测姿态数据,每小时记录一次关键参数,一旦发现偏差及时反馈给掘进班组,为优化掘进参数提供科学依据。 有一次,在穿越复杂岩层时,地表沉降监测数据出现微小波动,他立即组织专项排查,通过加密监测点、调整测量频率,精准分析沉降原因,为项目部及时采取加固措施赢得了时间,避免了安全风险。在他的带领下,测量监测组用精准的数据为TBM指引方向,全程保障了双护盾TBM与盾构掘进施工的精度与安全,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工程质量的“生命线”。 王熙菱:青春蓄力、实干出彩的“后起之秀” 仅用一年时间,王熙菱这位2024届员工就成功驾驭了“千万豪车”。同事们经常这样调侃他。这也恰恰体现了他在短短一年的见习期间,通过勤奋和实干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从机修电工到TBM司机,两个跨度不小的岗位,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钻研精神快速适应、成长,成为同期见习生中的佼佼者。在机修电工岗位上,他不满足于完成基础工作,而是不断实践并总结经验,凭借自己的不断摸索,他提炼出“断电查线路通断、通电测信号电压、拆检元件状态”的三步排查法。在多次设备故障中,他凭借这套高效实用的排查方法,仅通过调整参数便避免了不必要的元件更换,为项目节约了成本,也提升了设备维修效率。转至TBM司机岗位后,他深知责任重大,从零开始系统学习掘进操作知识,经过反复学习与请教后,他熟练掌握了掘进速度、刀盘转速、推进力等核心参数的控制技巧。操作中,他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紧盯主控室屏幕上的扭矩、撑靴压力、出渣量等数据,根据地质变化灵活调整操作策略,确保隧洞成型符合设计要求。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他还主动参与设备调试和维保工作,积极向老员工请教,协同维保团队解决TBM常见故障。在掘进作业中,他与地面指挥中心、管片拼装班组等保持密切沟通,精准配合完成各项操作,保障了连续掘进的顺利进行。这份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好学上进的态度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他用青春力量诠释了榜样的另一种模样。 榜样犹如旗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榜样如同力量,激发出前进的动力。尽管他们身处不同的岗位,肩负着不同的职责,但都通过实干践行初心,以专业书写担当,成为推动项目持续进步的强大力量,共同谱写着工程建设的新篇章。 宋云红在检查TBM皮带 雍振杰向现场工人讲解工作流程 吕振东在处理导向系统故障 王熙菱在操控TBM | |||||
| 【打印】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