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这导流洞挖得真漂亮,三层楼高的边墙平整得像刀切斧劈,堪称样板!”“炮孔残痕笔直如线,排列似琴弦般整齐,视觉震撼扑面而来!”——这些来自华电蒲县抽水蓄能项目观摩团的赞叹,指向的是由中国水电十四局西北工程公司承建的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导流洞工程。该项目凭借近乎艺术的施工工艺和极致的管理水准,赢得了行业内的高度认可与广泛赞誉。 如何将庞大粗犷的地下洞挖工程,做到如雕刻般精致、如画卷般美观?答案,藏在一套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施工与管理体系之中。 方案先行,破岩有道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采用双导流洞并行布置,1号导流洞长约1.4千米,2号导流洞长约1.6千米,成洞断面宽13米、高16米。工程分为两个施工标段,分别从进、出口段相向施工。导流洞穿越水平砂岩层,岩体呈软硬交替的“千层饼”结构,对光面爆破提出了极高要求。 为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项目部坚决贯彻“质量第一”原则,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将“方案先行”置于首要位置。技术团队针对不同围岩类别,制定差异化的爆破设计方案,严格执行“预探测、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测量、及时反馈”的施工控制原则。 项目开展掌子面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半幅错距开挖工法,稳步推进掘进。不仅借鉴成熟经验,更注重自主创新。通过多次爆破试验,持续优化钻孔设备、孔位布置和爆破参数,真正做到“一岩一策”。项目党支部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的党员攻关小组,设立党员示范岗,依据岩层变化动态调整参数,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与药卷编束示范,确保每一轮爆破科学可靠、有据可依。 技术负责人丁田文介绍,项目开展了生产性爆破试验,成功将爆破进尺精度控制在厘米级,药量精确至克级。借助爆破振动监测技术,实时反馈振强,动态调整单响药量,最大限度降低对非开挖区岩体的扰动,实现“爆破之中有精细,炸震之外无损伤”。 全程跟踪,质量严控 优秀的方案,离不开严格的过程控制。项目部将“施工组织实践是检验方案科学性的唯一标准”作为执行理念,把质量控制贯穿每一道工序。 为提升全员质量意识,项目部质量经理张向伟围绕新《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结合项目实际进行了系统培训。全员进一步认识到新标准强调责任明确、验评分离、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测,规范验收程序,提升验收效率。 测量是洞挖的“眼睛”。为最大限度减少超挖和欠挖,项目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与控制方法,每次爆破后实施细部放样,清晰标出中心点、轮廓线与孔位,犹如画家作画前的精细草稿。定期复测断面,及时反馈数据指导钻孔班组调整角度,真正做到“动态设计、精细施工”。 质量管理负责人马一飞强调:“爆破没有‘差不多’,只有精确无误。”每轮爆破前,他联合监理,依据测量放样与标识,逐一验收炮孔深度,并将验收影像上传至业主项目管理系统。 质检人员全程旁站监督,已成为施工常态。从钻孔、装药至爆破、出渣,每一环节均有专人跟踪记录。“一流的质量、顾客的期望、我们的追求”,深入每一位建设者心中。 精益管理,匠心雕琢 打造古贤水利枢纽优质工程,是项目部响应业主创建黄河流域新标杆号召的实际行动,也是践行企业使命、弘扬工匠精神、铸造优质工程的具体体现。 协作队伍古贤现场负责人林福坚持“不换思想认识,就换人换班组”的理念。在保障工期的前提下,连续更换4个班组,通过培训与技术交底,全面提升作业人员对质量的认识和操作水平。在他看来,高颜值的洞壁,源于极致的管理与操作。精益求精,已从理念转化为日常行为。 测量人员何潘每次放样后,均现场向作业班组交底,确保每位工人理解技术意图。钻爆队严格按爆破参数表和交底要求施工,开钻前复核孔位,作业中控制角度,结束后检查孔深与间距——步步稳扎稳打、有条不紊。 导流洞围岩主要为紫红色砂岩、粉砂岩与泥岩互层,呈“千层饼”状,常见泥化夹层,易导致“飘钻”。施工团队采取“定人、定位、定钻”机制,针对岩石流变及时减压、低速钻进,并增派扶钻人员增强导向。同时,采用“标枪平行定位”工艺——在基准孔插入钻杆作为参照,确保相邻钻杆与导向杆始终保持平行,严格贯彻炮孔“平、直、齐”标准,做到炮孔的孔底落在爆破规定的同一个铅直断面上。 协作队伍洞挖队负责人毛建立凭借数十年施工经验,格外重视细节。要求每孔钻完后必须用高压风吹净,“要让炮棍一捅到底”,否则会影响装药结构和爆破效果。所有炮孔均经他逐一验收孔间距和孔深,数据实时上报,不合格坚决返工,毫不姑息。 装药环节,项目部严格控制火工材料批次一致性,周边孔采用竹片绑扎装药,以实现受力均匀与理想光爆效果。爆破工程师对每孔编号,标明雷管段别与药量,由专人发放雷管,确保全程可控、责任到人。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导流洞工程,不仅是一项水利建设任务,更是展示中国水电技术实力与管理水平的窗口。在这里,爆破摆脱了粗放作业的旧貌,演进为一门融合测量学、岩石力学、工程爆破与信息控制的综合艺术。 水电十四局的建设者,以技术为笔、岩壁为纸,于一笔一画之间勾勒出大国工匠的智慧与执着。他们以厘米级的追求、克单位的计较,将宏大工程雕琢成一件沉稳坚韧的地下艺术品。 这件作品不仅外观美观,更承载深远意义——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水资源高效调配。精益施工的背后,是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庄严承诺,是对自然山河长久安澜的深切致敬。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