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还没有亮透,山间的雾气正缓缓散去。沿坡地铺开的一排排光伏板,在晨曦中渐渐显露出来。未来,当阳光洒满这片山地时,这些光伏板将如同无数微型的“能量转换器”,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点亮万家灯火。 然而,在临沧光伏项目的施工现场,比发电量更让人牵挂的,是每天在此劳作的几百名工友的安全。在这里,安全不是墙上的空洞的口号、标语,而是每一天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 安全责任:为安全“立规”,让守护“可见” 走进临沧光伏项目现场,“进入现场,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红色标牌格外醒目。旁边的安全镜前,老师傅们熟练地整理安全帽、穿戴反光背心,新工友则一步一步照着示范图解穿戴工作服、安全帽、反光背心与安全带。 “我们第一步就是立规矩。”项目安全总监介绍。现场实行分级责任制,每一层级都有明确的安全职责,每个厂区都配备专职安全员。厂区内的警示标识也极为细致:黄色提醒注意危险,红色表示禁止操作,蓝色指示必须执行,绿色引导安全通道。虽只是简单的标牌,却让工友一目了然,心中有数。 安全物资:管好“工具”,守住“安心” 仓库中,安全员小张正对照清单逐一清点新到的双钩安全带。“这些安全带能承重一吨,拴住的是工友的安全。”他说道。 安全物资实行统一采购、实名发放,严禁混用。物资负责人表示:“我们宁可多投入,也要让工友用得放心。”工友在领取物资时,也同时接过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托付。 此外,指挥部还制定了详细的物资、特种设备及工器具台账和检查表,定期逐项排查隐患,将风险管控落到实处。“工器具是工友们的‘护身符’,保证每一样工器具都安全可靠,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 班前会“包保”制:天天讲,人人清 早晨六点半,各工区的班前会准时召开。安全员逐一交底当天的风险点:“老刘,你们组今天接线作业,注意脚下防滑,绝缘工具先检查。”“张工,3号地块吊装,警戒线一定要到位。” 指挥部负责人也常驻一线,不时关切地问一句:“老王,孩子高考志愿报得咋样?作业时注意安全,再忙,安全这根弦也不能松。”工友们说,这样的提醒更贴心、更能入心。 指挥部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包保,每人都有“责任田”。他们时而守在支架安装现场,时而在天亮前参与班前会——守护安全,是全员共同的责任。 广播提醒:声声入耳,时时在心 “电工、电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电缆必须绝缘挂设……”工地上,广播每天循环播放,从早至晚,不曾间断。 工友们笑着说:“天天听,耳朵都快起茧了,就像家里人唠叨一样。”但正是这日复一日的“唠叨”,让安全规范逐渐成为肌肉记忆,让谨慎操作成为自觉行为。比集中培训更有效果,比贴在墙面上的规章制度更易入心。 远程监控:科技助力,“千里眼”护航 在项目指挥部的视频监控中心,大屏幕上正实时切换各个作业面的画面。安全员轻点鼠标,便能将数公里外的施工细节放大查看:吊车钢丝绳是否规范、高空作业人员安全带是否系牢……一切尽在掌握。 “光伏厂区很分散,以往跑现场大半天一个工点,现在动动手指就能看清。”监控员说道。这套系统如同为安全管理装上“千里眼”,让隐患无处藏身。通过远程监控与实时广播,可迅速纠正违章、化解风险,极大提升了监管效率和响应速度。 安全标语:直白告诫,话糙理不糙 “事故就是‘两改一归’:老婆改嫁、孩子改姓、财产归别人!” “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 这些直白甚至有些“扎心”的标语,悬挂在工地最醒目处。话虽粗糙,却句句戳心,连老师傅们也一看就懂得背后的分量。指挥长表示:“我们要让工友时刻想起家人、记着责任。安全不能靠‘要我安全’,而是须‘我要安全’——这样,安全才能真正有效落地。” 在临沧光伏项目的工地上,安全是工友腰间系紧的安全带,是班前会的一句句叮嘱,是广播里的提醒,也是监控屏幕前一丝不苟的审视,更是全员的执着倾心守护!他们所守护的,不仅是工程建设的安全,更是几百个家庭的幸福与未来。光伏板汇聚阳光,点亮远方;而在这片忙碌的土地上,最珍贵的,永远是每一个劳动者的平安。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