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鲁山之麓,岩骨苍苍;隧洞回响,新景初彰。在豫中峰谷间,机器轰鸣声与钢钎敲击声交织,一群水电人以热血和坚守,在地下总长2.2万米的隧洞群中勾勒出“绿电粮仓”的建设新图景。 近日,河南鲁山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工程,已进入混凝土衬砌和灌浆施工的最后冲刺阶段。 作为河南省投资集团在省内投资建设的首座抽水蓄能电站,该工程的输水发电系统由水电十四局承建,这也是双方合作的首个项目。电站建成后,将主要承担河南电网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及事故备用等关键功能,对增强区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铁军”破难题,刷新抽蓄建设“鲁山速度” 作为输水发电系统施工的“硬骨头”,地下厂房开挖支护面临洞室密集、围岩复杂等多重挑战——承建范围内大小洞室达73条,隧洞总长度达2.2万米,相当于4个郑州地铁1号线的长度,开挖方量约175万立方米,相当于87个标准足球场的体积。 如此“硬核”攻坚任务,交给素有“地下铁军”之称的水电十四局建设,无疑是信任与品质的“双向奔赴”。 “要在坚硬岩体内挖出‘地下宫殿’,还要保证进度和质量,必须打破常规。”项目部总工程师李艳生介绍。 为攻克这一难题,项目团队发扬连续作战精神,采取“多区域、多工序、多班组昼夜不间断作业”模式,让开挖、支护、出渣等工序无缝衔接。在岩壁吊车梁施工中,创新采用“阶梯型”施工法,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科学分配设备与人员,将各工序衔接时间压缩至最短。 最终,地下厂房提前33天完成开挖并移交工作面,以18个月的工期创下抽蓄电站厂房开挖的“鲁山速度”,达到国内同类项目领先水平。 引水上平洞的施工,答卷同样亮眼。 项目部以“一炮一总结”的精细管理,严格控制装药量,在保证半孔率95%以上的高质量开挖基础上,实现最高月进尺220米、平均月进尺195米的突破。其中,1号引水主洞较合同工期提前6个月完成,2号引水主洞提前5个月收官,为后续工程推进赢得宝贵时间。 而针对超危大工程的斜竖井施工,团队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快速封闭支护技术,克服围岩局部破碎风险,更实现连续两个月平均进尺突破110米,再次刷新国内同类工程施工效率纪录。 “电建速度”“电建品质”的一个个精彩故事正在鲁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演。 科技赋能筑安全,创新成果转化“硬核动力” “地下工程最怕‘看不见的风险’,我们靠技术给施工装上‘透视眼’和‘安全阀’。”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韩雪银指着中控室的监测屏幕介绍。 在厂房开挖阶段,采用BIM技术构建三维模型,提前排查设计中的冲突问题,避免施工返工;面对围岩硬度高、应力大易掉块的难题,通过反复工艺试验,引进先进的双聚能爆破管技术,让开挖精度大幅提升。 安全管控同样依托科技驱动。构建的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系统,可实时捕捉地下洞室内的气体浓度,一旦超标立即触发报警;针对复杂地下洞室群通风难题,研发智能通风调控系统,根据作业面人数和污染物浓度自动调节风量,既保障施工人员健康,又降低能耗。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业人员佩戴的智能标识卡内置定位芯片,中控室屏幕上能动态显示各区域人员数量及分布,“一旦发生突发情况,我们能精准定位、快速救援。”安全总监方万堂说。 截至目前,项目部已形成创新工法7项、科技论文20篇、专利6项,这些成果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建设动力。在“百年工程质量先行”劳动竞赛中,凭借过硬的施工质量斩获“先锋旗”;历次安全质量验收中,其“三维一体”全流程管控体系——“项目部→工区→作业面”三级质量管理网络与“三检制+第三方抽检”双验证模式,更是获业主、监理高度评价。 蓄能保供惠民生,书写绿色发展“电建答卷” 这座电站就像电网的“充电宝”和“稳定器”,其输水发电系统投用后,将与电网整体协同发力,承担河南省电网调峰、填谷、储能、调频、调相及紧急事故备用等核心任务。工程装机容量1300兆瓦,建成后每年可发电10.5亿千瓦时,相当于满足5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同时,每年能节约标准煤40.5万吨,减少碳排放102.5万吨,相当于种植3.5万亩森林的固碳效果。 从功能上看,白天用电高峰时,放水发电补充电网缺口;夜间用电低谷时,抽水至上游水库储存能量,既解决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问题,又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对于区域电网而言,这不仅是保障电力安全的“压舱石”,更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而输水发电系统的高质量建设,正是“绿电粮仓”功能落地的核心保障。 如今,混凝土衬砌和灌浆施工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座豫中地下的“绿电粮仓”即将正式“开仓”赋能。 三年“硬核”担当彰显水电十四局硬核实力! 水电十四局是参建单位中唯一一家连续三年荣获业主评选的“工程建设优秀项目部”荣誉称号的单位,更被授予“水电劲旅,地下铁军,抽蓄王牌”荣誉锦旗。 “每一米隧洞都经得住检验,每一项工序都扛得起责任,每一名建设者都在匠心施工。我们定能如期交付精品工程,让电站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党支部书记、项目经理杨江话语质朴有力,却彰显水电十四局“敢于竞争、敢于胜利”文化基因,为水电十四局“地下铁军”“抽蓄王牌”写上生动的注脚。 厂房开挖效果 引水中平段衬砌 | |||||
| 【打印】 【关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