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重庆科学会堂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腹地的重庆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城市发展核心原点,总建筑面积约34.67万平方米(含配套酒店群),是西部(重庆)科学城地标建筑。包括会议会展及科技服务中心两部分。水电十四局主要承担会议会展南区建设任务。 回首三年来的建设历程,水电十四局的建设者们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曲不懈奋进的乐章。昼夜不息的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声与建设者们的欢声笑语交织,成为山城夜幕下最动人的旋律。他们中有初入职场的青年,也有扎根工地多年的老将;有严谨精细的工程师,也有脚踏实地的工人师傅。无论晴雨酷暑,他们始终坚守岗位,精于工、创于新,匠于心、品于行,用匠人之心铸就这座未来之城。 高起点规划实施,勾勒未来地标轮廓 重庆科学会堂的规划建设,是西部(重庆)科学城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内容。项目以“打造高新区核心、创建重庆城市新地标”为设计导向,建筑造型再现了重庆特有的山城景象和雾都意境,宛如一艘银色航母,昂首矗立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的中轴线上。接到中标通知书以后,水电十四局迅速抽调精兵强将,火速进场,组建项目部。在项目建设中强化统筹管理,提升团队前瞻性和统筹力,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以优化方案、加大投入、加强施工管控为主要措施,确保施工各阶段紧密有序,仅用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使项目建设步入正轨,掀起了施工高潮。 项目于2022年3月25日启动土石方施工,5000余名建设者日夜奋战,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高温极端天气作业等不利因素,扛住了国内领先西南首创的三层72米大跨度、280吨单榀钢桁架吊装带来的重大施工困难和安全风险,稳住了数百台大型设备、千人同场交叉作业施工的大场面。创造了安全生产零事故、提前180天完成施工验收的优异成绩,于2024年9月30日主体工程完工,10月26日投入试运营,12月20日正式启用。 科技创新赋能生产,攻克建设难题 复杂结构施工,技术创新破局。面对超大跨度结构施工、复杂节点优化、交叉作业协调等诸多挑战,项目团队用智慧与汗水攻克了一个个难关。特别是在主体钢结构施工中,团队运用了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网壳安装变形控制技术等创新工艺,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幅缩短了工期。在设计与施工方案上,项目团队对设计图纸进行了深度优化,将主体钢结构的重量从原设计的6.5万吨降低至5.8万吨,优化率高达10.8%,有效控制了施工总预算。同时,在主体钢结构施工中,项目团队综合采用了连续大跨桁架施工技术、悬挑桁架安装姿态控制技术、双层桁架同步施工技术、网壳安装变形控制技术和开槽型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等先进技术,仅用6个月就完成了5.7万平方米主体钢结构的安装。同时,通过承插盘扣式脚手架的应用以及多工作面流水化施工的组织,项目团队比计划工期提前1个月完成了4.7万平方米地下室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此外,会堂建设还采用了真空排水系统,通过雨水回收及中水处理系统实现雨水、城市废水循环利用、集中处置;运用了装配式高效机房,可降低运营能耗40%以上。 紧张工期挑战,科学管理提速。重庆科学会堂项目工期紧张,任务艰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建设,成为摆在科学会堂建设团队面前的一大挑战。为确保项目施工进度,项目部加大施工资源投入,合理倒排工期,制定出科学详细的工程进度和组织计划,做好统筹安排,合理调配人员、设备、机械等资源。克服了重庆夏季晴热高温、冬季雾雨连绵的不利天气,通过早班会、碰头会、生产周例会等,根据实际情况对工期计划适时动态调整,确保了工程进度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正如项目建设者所说:“不在现场,就在会议室;不在会议室,就在项目部通往工地的路上。”质量安全并重,精细管控护航。在质量管控方面,项目团队依托智慧工地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与项目施工管理深度融合,实现施工过程的数据自动采集、智能分析及提前预警,集成项目数据,通过信息数据反馈,确定管控措施,实现项目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管理,打造了“三星级智慧工地样板工点”,并获评重庆市“三星级智慧工地”。采用高效制冷机房系统、展厅真空排水系统、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BIM综合管线等新技术,对标运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管理理念,全力以赴打造行业标杆性项目。运用BIM技术制作工艺视频,在建设过程中,指派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指导,严格把控质量,关注每一个细节。在安全保障方面,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组建常态化应急抢险救援队伍,与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各参建单位和医疗机构建立工作联络机制,形成内外应急共防体系,定期开展防洪度汛、起重吊装等实战应急演练。落实全员安全责任,以领导班子带班,推进各级管理人员“包保”责任制建设,以施工区域“网格化”为单元加强现场管理,细化完善农民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项目农民工管理制度,加强日常6个监控环节的管理,确保农民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受控。开工至今,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农民工工资零投诉。 多元功能融合,打造城市新地标 重庆科学会堂建成后,将成为集科技体验、科技展览、学术交流、创新孵化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2024年10月首场会议顺利举办,正式投入试运营,标志着这座备受瞩目的城市新地标已从蓝图变为现实。未来,科学会堂将迎浪潮而立,促进高新科技产业的不断落地与蓬勃发展,带动西部重庆科学城区域升级,成为重庆向西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引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精耕奋进三年,匠心独运千日,随着项目的正式启用,科学会堂已成为重庆高新区最具辨识度的地标建筑。这座凝聚了无数建设者智慧与心血的建筑,不仅展现了水电十四局在大型公共建筑领域的卓越能力,也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创新贡献了水电十四局的力量。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