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海外故事:我与老陈

发布日期:2025-05-21 信息来源:国际工程公司 作者:杨乔平 字号:[ ]

昨夜,我被一个梦惊醒。

我梦见2002年和我一起出国去马来西亚巴贡电站项目的老陈——陈玉恒。梦中的他还是那样说话做事干脆利索!梦中还是二十多年前的情景,我在他手下做事,他对我要求十分严格,近乎苛刻!记得梦境中好像我做事有一点达不到他的要求,被他温和地训斥了一顿,可我又无力反驳,于是从梦境中惊醒……

醒来后,我自知这只是一个梦,可掐指一算,我和他认识竟已经22年了,就是从我们2008年分开后也有16年了!想着这些,我的愧疚之情油然而生。想想在和老陈交往和共事的那几年,他老人家就像父辈一样给予我无数的关怀和帮助,使我不断地成长,而这些年,我东奔西跑,对他曾经的好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可我们就都已经老了……

今天早饭后,我打开电脑微信,找到他的微信对话框,写上“老爷子,不知不觉中我们认识已经22年多了,您已经80岁了,感慨岁月,感谢时代,感恩您曾经给我的帮助!”没过几分钟他回复我“谢谢你的挂念,祝你事业顺利!”

我和老陈是2002年10月被公司派往马来西亚巴贡电站项目时认识的。我和他一起从昆明出发,到广州转机前往马来西亚。那是我第一次出国,没有出国经验,而老陈已经出国好几次了,一路上我都在蒙圈。当时我已31岁了,堂堂大学本科生,而一路上都是老陈在照顾我,现在想起来还真有点害臊!而老陈当时还是水电十四局的副总工程师,已经58岁了!就这样我和他一路去到马来西亚吉隆坡。我们在吉隆坡上班、逛街、住宿几乎形影不离。他在出国前对马来西亚的人文、地理等做了充分的了解,而我一直都懵懵懂懂。还好我的英语可以,老陈不会外语,这样每次出行老陈都“抓”着我作伴,他指挥出行路线,我负责问路和打探情况……我在出国前性格极其内向,和他在一起的那段日子里,活生生地被他“逼”出来“主动讲话,开口说英语”。

我们在马来西亚巴贡电站呆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公司间合作关系的变化,我被安排到马来西亚民都鲁克拉龙水库项目,他要求回国。记得我被借调去民都鲁克拉龙水库项目那天,他特意跟领导说让他亲自送我到新的项目部去。那天在离开我所在的新项目前,他跟我们项目经理说了许多让大伙多多关照我的话,现在想起来,眼睛都会湿润!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当时倍感失落和无助……

我和老陈再次见面是2004年7月份。由于偶然机会,老陈介绍我去YMEC(云南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瑞丽江电站项目部工作,他向项目经理介绍了我的情况,特别强调我的英语水平,让我去当项目总工助理(老陈当时已经退休了,被YMEC返聘为项目总工),主要负责现场大量的技术文件的翻译工作。我在YMEC瑞丽江电站项目一呆就是三年,在这三年中,我确实认认真真地学到了不少水电站建设知识,特别是参与了大量的项目总体方案的设计、施工研讨会议,负责大量的会议翻译工作,在英语、缅语、汉语等文字翻译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说实话,在工作中长进那么多,积累了那么多经验,跟老陈的重点关照和培养是分不开的。现在回想起来,我都发自内心的感谢他老人家对我的栽培。

老陈是“文革”前的大学生,他们那一代人在水电建设行业是出了名的“硬通货”,每个人在单位里都是响当当的一面旗帜。记得当时老陈经常跟我说的话:“不要总局限在你之前所学的专业(我的大学专业是工程机械),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打开你的专业视角,站在一个高度看问题,所有问题就清晰了……”

其实,这些年我也一直秉持这种理念,遇到新问题、新领域都会欣然接受,勤学习、勤思考、专心致志地干好!

我是2012年初离开YMEC回到水电十四局的,当时老陈知道后很高兴,他说:“你回到十四局是好事,这些年你在外面见识过的和经历过的都会对你今后的工作有帮助,你回到十四局,我相信你会有很好的归宿感!”是的,事实验证了他的说法。回到公司后,我的归宿感满满,我的“想多做事”的冲动更强烈!这些年,我一直在非洲工作,在喀麦隆隆潘卡尔电站项目部、在杜阿拉办事处、在非洲事业部、在喀麦隆奥巴拉项目部、在刚果(金)布卡武项目部……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要面临新的岗位、新的专业的挑战,尽管年岁不饶人,可我还是能够欣然接受、应对挑战!当然,每次遇到不同的挑战,我都有在“家”的感觉,有和“家”人们一起面对挑战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咱十四局人的“潜文化”吧,它也是咱水电人一代一代的文化传承吧!

想到这些,我似乎头脑更清晰了一些,打算下次回家休假一定要去看看老陈。这也是我们的文化传承!

老陈,你老人家为水电十四局付出毕生,为水电十四局培养了不少人才,我衷心祝愿您健康长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