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质量共识 筑牢发展根基
——写在陕西佛坪抽蓄项目部攻坚克难之际

发布日期:2025-10-09 信息来源:西北工程公司 作者:薛旭博 字号:[ ]

当秦岭深处的晨雾还未散尽,陕西佛坪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工地上已响起机械轰鸣。2025年,于这座承载着陕西能源结构优化重任的抽蓄电站而言,是标定“攻坚”二字的关键一年——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开挖及混凝土施工迫近节点、输电线路架设需跨越生态敏感区,一系列硬任务如同秦岭的山峦般横亘眼前。面对全年37个关键节点、5个重大技术攻关课题,陕西佛坪抽蓄项目部以“质量为基、协同为要”的信念,在攻坚克难中书写能源建设的答卷。

技术+质量“双轮驱动”,夯实质量基础

工程技术部深入践行“技术是质量的基石”理念,建立了覆盖地质勘察、设计优化、施工监控的全流程技术保障体系。截至2025年9月,累计开展地质超前预报126次,较原计划超额完成32%;组织跨领域专家论证会23场,优化设计方案47处,显著提升工程质量可靠性。部门创新采用“三维激光扫描+BIM技术”进行开挖质量管控,将轮廓线控制精度提升至±3mm,远超行业标准。

部门严格执行技术交底“三检制”,实现交底覆盖率100%、人员掌握度98%。通过布设268个实时监测点,对地下洞室变形、应力等进行动态监控,数据反馈延迟小于5分钟,极大提升施工调控响应速度。建立技术质量问题24小时响应机制,累计处理现场技术问题479项,闭环解决率100%。

工程技术部持续推进工艺创新,研发应用“预应力锚杆快速安装装置”等新型施工工艺14项,获得专利授权5项。通过技术攻关,成功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开挖支护等技术难题,将围岩稳定性评估准确率提升至97%,为项目高质量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进度+质量”协同并进,实现质效双赢

工程管理部创新实施“光面爆破优化工艺”,通过217组爆破参数对比试验,将厂房开挖循环时间从18小时缩短至10.5小时,超欠挖控制合格率达到98.9%,半孔率提高至92%。这一创新使月开挖进尺提升至36.5米,创行业同类型工程纪录。

部门建立“三检一验”全过程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执行各工序验收标准。在主变室施工中,采用“质点振速检测+注浆加固”技术,将围岩变形控制在3mm以内,成功避免停工风险,节约工期27天。通过强化过程质量控制,锚杆支护一次验收合格率提升至99.2%,减少返工损失。

面对尾闸室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管理部创新建立“水文地质预报+动态排水”系统,提前15天预警渗漏风险3次,确保工程零停工。实践证明:质量投入不仅不是进度负担,反而是高效履约的最佳保障——项目关键节点按时完成率达100%,质量事故为零。

“成本+质量”价值共创,提升综合效益

经营管理部创新建立“质量成本核算模型”,用数据论证质量投资回报。数据显示:在质量预防上每投入1元,可减少故障成本10元,避免损失成本100元。通过该模型优化资金配置,质量成本占比从5.2%降至3.8%,同时一次验收合格率提升至99.3%。

部门推行“优质优价”采购策略,建立供应商质量评价体系。对46家主要供应商实行分级管理,关键材料验收合格率提升至99.9%,质量索赔损失下降82%。将质量绩效与供应商评价直接挂钩,淘汰不合格供应商7家,促进供应链整体质量水平提升。

高质量塑造的品牌效应持续显现:近三年公司因质量优势获得订单溢价达12.7%,客户回头率提升至85%。通过建立“质量价值链”管理体系,项目预计全生命周期效益提升23%,证明了高质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党建+质量”体系保障,筑牢发展根基

项目部创新构建“党建+质量”深度融合模式,设立“党员质量责任区”9个、“党员质量示范岗”23个,组建党员质量督察队2支,实现质量关键环节党员全覆盖。党支部将质量要求纳入民主评议党员考核,累计开展“质量主题党日”活动2次,破解质量难题8项。

建立“支部-党员-职工”三级质量监督网络,实行党员包保责任制,每名党员联系一个作业班组,负责日常质量监督和指导。累计发现并整改质量隐患74项,提出工艺优化建议12条,采纳实施率达92%。

党支部联合工会、共青团开展“质量之星”评选、“质量金点子”征集等活动,收集合理化建议56条,组建QC小组完成攻关课题4项,创造经济效益100余万元。通过组织技能比武、质量知识竞赛、工艺优化建议等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质量提升氛围。特别是在高温、强降雨等特殊时期,党员带头坚守质量底线,确保质量管理不打折扣。

创新建立“党建+质量”联席会议机制,每月组织技术、生产、经营等部门党员骨干研讨质量问题,协调解决质量管控中的难点、堵点32项。通过党建赋能,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新格局,实现党建工作与质量提升同频共振。

“质量共识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是藏在每一个螺栓的拧紧力矩里,落在每一次数据的反复核验中。”项目经理在攻坚动员会上的这句话,正成为全体建设者的行动准则。在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开挖施工现场,技术人员与施工班组一道,用全站仪反复校准开挖样架,这种对质量的极致追求,不仅是为了确保岩壁吊车梁开挖的高质量成型,更是为陕西能源发展筑牢根基——佛坪抽蓄电站建成后,将承担陕西电网调峰、填谷、调频等任务,每年可减少原煤消耗约2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7万吨,而这一切效益的实现,都始于当下每一个建设环节的质量坚守。

站在2025年攻坚之年的中点回望,佛坪抽蓄项目部的建设者们用汗水诠释着“质量是发展的生命线”的理念。从晨光熹微到夜色深沉,从技术方案的反复推演到施工现场的精益求精,他们凝聚的不仅是对质量的共识,更是对能源事业的担当。当这座抽蓄电站未来在秦岭深处点亮万家灯火时,人们终将记得,2025年这场攻坚克难的战役中,有一群人以质量为盾、以协同为矛,为陕西的能源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地下厂房凿岩台车施工正酣

调压井检修路隧道开挖轮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