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昆明管理处的办公楼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却用耐心与细致编织着一张温暖的网。他们的工作鲜少被人关注,却关乎两千多位离退休老同志的切身利益。他们的名字很少出现在表彰名单上,却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匠心筑梦·劳动光荣”的深刻内涵。他们就是昆明管理处离退休管理部门的工作团队——一群用匠心守护夕阳红的温情使者。 档案里的温度:一本产权证背后的故事 2023年春天,离退休管理部门接到了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在办理子君村不动产权继承事宜时,办理方需要提供证明父子(女)关系的原始档案。但由于搬迁安置的144户退休职工及遗属,入住已逾10年,其间有50多人相继离世。离世人员的档案未进行电子档案化,面对这个棘手的难题,离退休管理部门立即成立了专项小组,一头扎进了浩如烟海的档案堆中。 “那时候真是大海捞针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团队工作人员杨润菊仍记忆犹新。他们从二十世纪80年代的档案开始,一本本翻阅着泛黄的职工登记表、工资单、家庭情况调查表等原始资料。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档案字迹已经模糊,团队成员不得不借助放大镜逐字辨认。经过连续多天的奋战,终于完成了52份档案的认证工作。当离世人员张师傅的女儿拿到这份珍贵的档案复印件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没想到你们这么认真负责,这下我们家的产权证终于有着落了!” 这样的故事在离退休管理部门并不鲜见。近年来,随着产权办理工作的推进,类似的需求越来越多。面对这一情况,离退休管理部门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了“档案快速响应机制”:一方面对历史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电子索引;另一方面设立专人专岗,提供“一对一”的档案查询服务。 这只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离退休管理团队始终坚持“传统+科技”的工作方法,既建立了完善的电子数据库,又保留了手工检索的“笨功夫”。截至目前,他们已累计为离退休职工查询档案信息300余次,协助办理各类证件80余件,用一份份档案串联起企业与老职工之间割舍不断的情感纽带。 数字背后的坚守:2512个家庭的安心保障 “截至2025年3月,累计服务离退休职工2512人。”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离退休管理团队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部门主管张烨常说:“我们管理的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活生生的人,是曾经为企业奉献青春的老同志。” 每月15日前后,是养老金发放的日子,也是团队最紧张的时候。为确保每位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他们建立了“三级核对”机制:月初核对人员变动情况,月中核对发放名单,月末核对到账反馈。无论何时,每逢有离退人员辞世,离退休管理团队都应家属的意愿,根据个人档案拟悼词、发布讣告、联系殡仪馆、火化场、为老人送上单位的花圈等,积极协助家属办理善后事宜,2024年全年处理丧葬抚恤事宜37起…… 工亡遗属管理是另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团队建立了详细的遗属信息台账,定期走访慰问,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他们深知,每一位工亡遗属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伤痛与不易,因此,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管理,更是传递温暖与关怀。同时,团队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患有重特病的离退休人员进行走访慰问。2024年年初,离退休管理部门联合管理处工会组成慰问小组,对医疗互助补助金额较高的3名重病特病离退休人员进行了走访慰问,在87岁的钟老家中,慰问组详细询问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送上了组织的关怀。钟老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眼中泛着泪光:“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衷心感谢共产党,让我们老有所依;感谢公司的帮助,让我和老伴能够安享晚年。现在儿女们工作顺利,重孙都12岁了,一家人和和美美、平平安安,这就是最大的福气啊。”这样的温情场景,正是离退休人员管理日常工作的缩影。他们用脚步践行责任,用真心传递温暖,让每一位工亡遗属、每一位离退休老人都能感受到“家”的关怀。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深刻内涵。 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从文件到温情的转化器 “离退休管理工作,本质上是把党和国家的温暖传递给老同志,我们就是政策的“翻译官”和“快递员”这是离退休管理团队工作人员的一句工作格言。在实际工作中,团队确实做到了让冷冰冰的政策文件转化为暖融融的人文关怀。 在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中,团队注重做好政策解释和情感衔接。他们创新设计了“五个一”移交服务:一次面对面政策宣讲、一份个性化移交指南、一张便民服务联系卡、一本社区资源手册、一场温馨的欢送会。这种充满人情味的工作方式,有效缓解了老同志们对移交工作的顾虑,实现了“交得出去、接得顺畅、服务不断”的目标。自退休人员社会化移交以来,共计完成1849名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移交管理,实现“退休即移交”无缝衔接。 每年,在国家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政策出台后,团队就立即行动起来:先是组织内部培训,吃透政策精神;然后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最后通过微信群、电话、上门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位老同志了解政策变化。 为更好地开展医疗互助工作,团队会通过微信群、QQ群、电话、入户调查等方式多渠道进行政策宣传,同时关注重点人群、重点解释、突出新变化;加强对参互人员数据的核对,避免重参、漏参;确保参互人员信息系统输入的准确性、完整性。仅2024年,团队累计办理医疗互助报销776人次,补助金额达60万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分散在昆明、大理、曲靖三地的离退休人员,团队建立了“片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沟通联系,统一政策执行标准,确保服务质量均衡,开展“送政策下片区”活动,把服务送到老同志家门口。这种“一盘棋”的工作思路,使得离退休管理工作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温情的守护者:于平凡中铸就不凡 昆明管理处离退休管理团队,这支平均年龄40岁的团队,以特有的细心与创新精神,为传统的离退休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团队独创的“五心”工作法,已然成为一项备受认可的工作标准:对待老同志要耐心,政策解释要细心,解决问题要用心,特殊群体要关心,日常工作要有责任心。 “离退休管理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一件小事都关乎老同志的切身利益。”这是一代代离退休管理工作者的共识。正是这种把小事视作大事、将平凡化为精彩的工作态度,使他们在看似琐碎的日常工作中,铸就了不凡的业绩。他们深知,离退休管理工作不仅是简单的服务,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责任的担当。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从泛黄档案到数字云台,从简单服务到匠心传承,昆明管理处离退休管理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他们用专业铸就品质,用爱心传递温暖,用坚守书写忠诚,用创新编织着新时代的劳动者图谱。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匠心筑梦”的深刻内涵,更感受到了“劳动光荣”的时代价值。这群默默无闻的温情守护者,正用自己的方式,为企业和谐发展筑牢后方阵地,为社会尊老敬老树立行业典范。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