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粤西大地纵横交错的山河脉络间,一项关乎区域水资源平衡的世纪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全速推进,水电十四局掘进工程公司承建A7标TBM施工段的掘进任务。 自开工以来 ,掘进工程公司A7标TBM施工团队这支尤擅在克难攻坚中锻造精品的队伍就以“争一流”的姿态,锚定“打造标杆工程”目标,用拳拳匠心在工程进度、技术创新、质量安全等方面交出了阶段性亮眼答卷。 计熟事定 举必有功 兵贵神速,不可少停。项目部成立后,团队迅速展开各项准备工作。 作为专业队伍,A7标团队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TBM掘进施工不光首重技术,更需物资保障,所以物资调拨、设备进场是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首要任务。前期工作中,团队成员依据以往经验,重新规划布置物资存储区域、精心组织车辆运输,顽强克服人手有限、物资量多、交通不便等困难,做到物资出入合理有序、设备运输安全高效,保质保量完成物资协调、设备进场等重要工作,为日后正式启动掘进作业奠定坚实基础。 设备进场完成,紧接着便是组装调试。当最后一批关键部件卸下后,团队全员迅速进入状态,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和方案进行组装调试工作。队员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操经验,对TBM设备的每一个部件都进行精准组装。其中,刀盘的安装是整个组装工程的核心环节之一,其重量大、精度要求高,安装稍有偏差就可能影响设备后续的掘进效率和稳定性。团队中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主动牵头,积极配合厂家技术人员和刀盘焊接人员,不断校准刀盘的位置和角度,确保达到要求。 在主驱动、支撑系统、后配套台车等其他关键部件的安装过程中,团队成员同样保持“心无旁骛、制心一处”的状态和“精益求精、不差分毫”的追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一个螺栓的紧固扭矩、每一个连接部位的密封处理,都严格遵循标准规范进行。当设备进入调试阶段,团队成员24小时轮流值守,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在发现诸如电气系统干扰导致设备控制不稳定、液压系统压力波动等参数异常情况及时做出反应,组织技术人员从设备原理、线路布局、部件性能等多个角度进行专业深入的分析研判,“对症下药”制定解决方案加以妥善处置。最终凭借着专业技术优势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充分融合,仅用27天完成“粤海环北6号”设备整机组装并于2025年1月1日顺利始发,实现节点目标开门红。 见本知末 执一应万 “进度是我们工作的主线,而安全是红线,质量则是底线,是我们项目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守住红线、筑牢底线,才能保住主线。就需要知行合一,践行知道做到文化。”项目负责人康斌说。在他看来,任何先进的管理理念都需要通过切实地执行才能落地生根。设备掘进后,项目团队始终将安全和质量放在首位,将“知道做到”文化贯穿于每一个管理环节。 在安全监管方面,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好班组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全员参与、全程覆盖”的责任体系和隐患排查机制。VR安全体验馆“身临其境”让安全培训教育不断优化提质,“人机料法环”复核在各班组落实落地。从班前教育到过程巡查、从合规作业到规范操作、从隐患整改到应急演练,项目部构建起立体化安全管控网络。通过多措并举,将安全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践行知道做到。 在质量管控方面,项目团队以“零容忍”态度狠抓质量。通过建立“日巡查、日反馈、日整改”的动态管理机制,坚持“早发现、早介入、早整改”原则,定期开展全断面、全工序巡检。重点针对TBM掘进实况、喷混支护、皮带出渣等关键环节进行“地毯式”排查。引入PDCA管理模式,针对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明确责任人、整改标准和时限,并通过“问题清单+销号”形成闭环,确保隐患不过夜、缺陷不累积。将安全为本、质量为一的理念深植全员心中,将质量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真正实现从“知道”质量标准到“做到”质量达标。 “掘”匠良技 保水一方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时曾说:“广东要把水资源优化配置抓好,加快全面推进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推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尽早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水电十四局凭借着在领域内的深根厚植、施工技艺的不断精进臻善以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团队精神,有幸参与建设这项意义重大深远的新时代民生精品水利工程。掘进工程公司A7标人均年龄不到32岁的年轻团队,以多年磨砺锻造的成熟技艺,追求高品质工程建设。团队在施工建设中倾注全部的汗水和智慧,坚守每一个日夜、攻克每一道难关,用坚实的足迹去丈量输水隧洞的长度。百年工程必是匠心所致,A7标团队勇担责任、追求极致、专注事业、默默坚守,“心在一艺,其艺必工”,正是工匠精神的底色。 唯至诚者,能致其极。掘进工程公司A7标TBM施工团队将以最诚的态度、最实干的精神,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为解决区域水资源均衡配置问题助推高质量发展竭尽所能。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