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一线飘扬,青春在险途闪光​​——旭龙电站项目部紧急疏通受阻道路纪实

发布日期:2025-09-01 信息来源:土木工程公司 作者:赵重懿 摄影:卢挺 字号:[ ]

“机械就位,先清主路淤泥,注意观察山体动态”。连日来,云南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德钦县持续遭遇强降雨侵袭,雨幕中的R09县道上,机械的轰鸣声与雨水的滴答声交织成急促的鼓点。水电十四局旭龙电站项目部周边多地暴发泥石流、塌方灾害,一场与暴雨赛跑的“生命通道”抢通战已全面打响。党员先锋队的红旗在风雨中猎猎作响,红色袖章在雨幕里格外醒目;青年突击队的安全帽下,年轻的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却都绷着同样的神情——他们要为周边群众、为项目建设的“生命线”,抢出一条安全通途。

暴雨突袭:多点告急的“生死时速”

这场险情来得猝不及防。入汛以来,旭龙水电站周边遭遇持续强降雨,气象部门连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德钦县习龙通至南仁村村道多处被泥石流阻断,R09县道茂顶街至习龙通段、堆格棚洞段相继发生大面积塌方和泥石流,交通网络陷入瘫痪。

“险情就是命令!”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邮进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安全巡查组在例行排查中发现险情后,立即向项目经理、业主、旭龙水电站指挥部汇报,同步启动“应急联动机制”。接到地方政府和派出所的紧急求援后,项目部立即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现场指挥组迅速划定安全作业区域,领导班子分片包保,第一时间带队冒雨赶赴各受灾点,安全、工程部门负责人携带设备同步抵达。不同路段车辆被困,情况危急。

党旗所指:多线作战的“逆行者”誓言

“险情就是命令,党团先锋必须冲在一线!”项目部紧急召开的动员会上,党支部书记李涛的声音斩钉截铁。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便响起此起彼伏的回应:“我是党员,我先上!”“青年突击队随时待命!”10余名党员、青年主动请缨,组建起“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4台装载机迅速奔赴抢险点。

“我是老党员,旭龙水电站附近路况我熟,跟我上!”有着近20年党龄的副总工卢挺第一个跳上挖掘机驾驶舱。他手臂上“党员先锋岗”的袖章,被雨水冲刷得愈发鲜艳。在习龙通至南仁村村道上,卢挺带领队员们冒着雨,对泥石流、塌方点逐个突破,为村民打通了物资运输通道。

R09县道抢险现场同样激战正酣。青年突击队队长、28岁的党员刘大双带领队员们在茂顶街至习龙通段及茂顶街至堆格棚洞段连续作战。“棚洞里有被困群众,我们必须加快进度!”刘大双一边指挥装载机清理大块土石,一边通过对讲机协调救援力量。当最后一方土石被清除,被困的群众、车辆安全撤离时,已是次日。“看到群众安全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值了。”刘大双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和汗水,声音里带着疲惫却难掩坚定。

政企联动:协同攻坚的“硬核”力量

此次抢险中,项目部与地方形成了“信息共享、资源互通、联合处置”的高效协作模式。在接到求援电话后,项目部立即与德钦县公路管理段建立实时联络机制,共享机械调度方案;派出所民警协助维护现场秩序,引导被困车辆有序停放;项目部则发挥工程技术优势,提供专业抢险设备和人员支持。“我们的装载机驾驶员与公路段的工程师共同制定清淤方案,先清主路保障通行,再分阶段清理余土,既提高了效率又避免了次生灾害。”项目部副书记邮进介绍道。这种政企联动的“组合拳”,为连续作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青春无悔:央企担当的“温情注脚”

经过连日持续作战,各受灾路段相继恢复通行。此次抢险中,水电十四局旭龙电站项目部累计清理泥石流、塌方22处,清运土石1700余立方米,解救被困群众40人、车辆15辆,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

“这次抢险,既是对我们应急处置能力的检验,更是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李涛表示,“旭龙水电站作为重点能源工程,始终把‘服务地方、惠及群众’作为建设宗旨。下一步,我们将安排专人24小时监测滑坡体动态,联合地方政府完善‘党员责任区’‘青年示范岗’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同时组织党员、青年志愿者走进乡村,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讲座、应急演练,把安全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

雨势渐歇,党员先锋队的红旗仍在各路段飘扬,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正收拾工具、检查设备——他们的工装早已被雨水和泥浆浸透,安全帽下,疲惫与坚毅在年轻面孔上交织。“雨季还没结束,我们的战斗就不会停止。”卢挺拍了拍身边的年轻队员,“但只要党旗在,我们的力量就在!”

风雨中,机械的轰鸣声渐歇,却有更温暖的力量在生长——那是央企的责任,是党员的担当,是青春的热血,更是党群同心、共克时艰的生动注脚。

塌方路段

现场抢险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