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米穿山铸通途——写在罗铁项目四台TBM掘进突破10000米大关之际

发布日期:2025-05-23 信息来源:轨道工程公司 作者:王龙宇 字号:[ ]

5月7日晚上,在深圳群山的褶皱深处,四台代号“罗铁号”的TBM正以毫米级精度啃噬着坚硬的岩层。它们“铁哥们儿”四兄弟,攻坚克难,在始发后10个月内交出了掘进里程突破10000米、形象进度达52.9%的满意答卷。

四机鏖战三百日,雄关过半战正酣

罗铁项目下穿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地表水体等16处,涉及断层破碎带12处,罗铁项目管理团队综合地质、工程参数、安全性等情况,根据不同施工需要,选用了涵盖了双模式、敞开式、双护盾三种类型的4台TBM。

2024年6月26日,双模TBM1在公明井、双护盾TBM3在3号洞同时破岩启程,标志着罗铁项目部正式进入主洞施工阶段,7月30日双模TBM2在五指耙井、敞开式TBM4在3号洞同步始发,自此,四台TBM如同四条钢铁巨龙在隧洞埋深50—170米地下加速掘进,让总长18914.97米的地下掘进施工任务链条不断缩短。

2024年8月,TBM1进入下穿茅州河施工阶段,穿越长度419.8米,隧洞顶与河床高差约55米,隧洞下穿茅洲河围岩涉及泥岩、泥质粉砂岩、砂砾岩、流纹岩等多种岩性,岩体强度从极软岩到中硬岩均有分布,完整性差。该段洞室穿越多条断层,断层带物质均较破碎,多具中等透水性,断层多以陡倾角发育,与茅洲河河水可能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地下水补给来源丰富。为确保安全穿越,项目部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充分技术交底,为确保万无一失,采取前段试掘进100米,监测掘进推力、速度、刀盘转速、刀盘扭矩、注浆量、油脂使用量、出渣量等参数,制定适合区间下穿茅洲河施工的合理参数。在下穿掘进中精准掘进轴线控制、姿态控制、出渣量控制、注浆控制、管片质量及拼装控制、二次注浆等,最终顺利过关,化险为夷。

2024年9月,挑战接踵而至,TBM2在东方大道下方的风化深槽施工中亦遭遇了更为猛烈的深埋富水地层喷涌,施工现场一度险象环生。然而,项目部管理团队凭借深厚的经验积累和冷静的应对策略,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展现了非凡的领导力与决断力。现场工友们更是展现出了无畏的专业精神与团队协作的力量,他们迅速响应,紧密配合管理团队的指挥,高效安装止水设施,并启动高效排水系统,经过连续奋战,喷涌危机逐步得以平息。2024年10月,TBM1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单月掘进里程高达414米。

2024年12月15日,“罗铁3号”TBM在穿越玉律断裂带时不幸刀盘被困,项目部迅速响应,组织专家团队紧急研讨并制定脱困策略,经过66个日夜的艰苦努力,包括注浆加固、人工挖洞清掏等一系列精细措施的实施,刀盘终于在2025年2月21日成功脱困,化险为夷。在此期间,项目团队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创新性地采用“地质探测+实时监测”与“超前支护”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实现了对地质风险的全方位预警与有效加固。同步项目部安装了地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地层变化情况,这些数据将直接影响施工策略,并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2025年4月,TBM4将下穿沈海高速、深茂铁路段及风化漕段,地质条件较差,为保障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不间断行车安全,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经过科学研判,停机二十多天进行地表注浆加固,注浆面积1064平方米。日前敞开式TBM4已掘进3859.5米,总进度完成率90.4%,出洞指日可待。

“罗铁项目隧洞施工埋深大,涌水多,地质复杂多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灾难性灾害,项目部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针对不同地质选用不同TBM型号,并制定不同施工方案,始终确保风险可控”项目部副总经理、TBM工区负责人万福贵如是说。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面对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的地质条件,项目团队满怀信心,迎难而上,在各自的岗位上持续奋斗。

BIM正向协同促提升,智慧建造显身手

罗铁项目采用了双模式(土压模式+单护盾模式)、双护盾式、敞开式三种类型的4台TBM进行隧洞开挖。这些TBM沿线下穿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地表水体等16处关键区域,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涉及断层破碎带多达12处,面对如此复杂环境,项目部果断决策,引入智慧建造前沿科技,构建“BIM+TBM”集成应用体系,为工程保驾护航。

通过BIM技术,项目部为三种类型的TBM逐一建立了精细的三维模型。这些模型不仅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全方位、全视角地了解TBM的内部结构,还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了实体模型,进一步降低了认知难度和成本。利用这些模型,项目部还制作了工艺模拟动画,模拟了TBM从运输、吊装、拼装到掘进的全过程,以及井内吊装、模式转换等重点环节,实现了图文交底、BIM可视化交底、实体模型交底、实操交底的“四维一体”,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在过程管控方面,罗铁项目部建立了智能化管理平台,该平台无缝对接4台TBM的实时运行数据,包括掘进位置、工作状态等,并与精细TBM三维模型深度集成。这一创新举措,让管理人员能够跨越空间限制,直观高效地监控每一台TBM的“心跳”,迅速响应预警信号,为施工安全筑起铜墙铁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具备前瞻性地针对TBM穿越复杂地质结构的挑战发出预警,为施工管理团队提供了宝贵的提前量,助力决策制定。

“BIM在项目的应用,实现了勘察、设计、施工全专业、全系统、全流程可视化交流对接,在项目精细化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项目数字化交付奠定基础。”谈起BIM应用项目部副经理史文先说道。

罗铁项目在智慧建造领域大放异彩,凭借其卓越成就,相继斩获第四届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国家级一等奖、第十二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024年第七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国家级二等奖等共计13项殊荣。这些辉煌战果的背后,是智慧建造技术与盾构技术的完美融合与深度创新,是项目部的实践探索的成果,显著提升了工程现场的智能化生产水平,特别是在4台TBM盾构机掘进里程过半的关键节点上,更是凸显了技术融合的强大效能。

党建融合提质效,七彩生辉别样红

罗铁项目党支部扎实推进实施以“政治引领、示范引导,建优体系、建强基层”为主要内容的“双引双建”党建工程,实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在党建的强大引擎驱动下,施工管理焕发勃勃生机。尤其针对关键施工节点,项目部党支部成立“党员先锋队”和“青年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区”与“党员示范岗”,党员们以身作则,显著提升了团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精细化资源配置和不断创新施工工艺,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实现了持续提升。为项目的高质量履约筑牢了坚实基础,彰显了党建引领的强大驱动力。

“结合项目实际,党支部创建七彩党建品牌,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推动项目安全高效建设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项目负责人邹德海如是说。

罗铁项目党支部深入探索党建同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之道,推动项目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依托“党建+”模式,通过劳动竞赛、质量技能比武、焊接竞赛及党员干部实地督导,现场管理效能大幅提升。项目部紧扣“七彩党建”品牌,打造“七彩领航新征程,水善旗红润鹏城”特色党建品牌,以主题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联合共建、党建带团建、导师带徒、QC活动、廉洁从业等为抓手,不断优化党建与安全生产、质量进度管控、节能降废绿色施工、技术创新、廉洁履约等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运行机制,推动党建工作载体、党员队伍力量“嵌入”项目管理全过程,融入生产经营全要素,促进项目安全高效建设。

但到半途须努力,要登绝顶莫辞劳。项目管理团队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攻坚克难,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苦干实干,朝着“匠心打造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百年民生水务精品工程”的目标勇毅前行。

罗铁TBM4施工段接受检查

项目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