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政:扎根水电一线的“硬核”建设者

发布日期:2025-04-25 信息来源:土木工程公司 作者:陆文倩 摄影:韩非 字号:[ ]

在金沙江上游拉哇水电站生产一线,活跃着一位工程人——刘政。自1998年踏入水电建设行业,他从青葱实习生成长为行业中坚,用脚步丈量每一处工地,以双手雕琢水电工程的卓越品质,书写着新时代建设者的奋斗传奇。

刘政自毕业后一直与“水”结缘,二十七年如一日深耕水利水电工程行业,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他先后参建江西渔翁埠水电站、新疆引额济乌工程、云南天花板、甲岩、红石岩水电站、滇中引水工程、四川拉哇水电站等多个项目。无论项目所在地环境多么恶劣,施工条件多么艰难,他始终坚守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一个又一个项目中不断磨砺自我,提升专业素养。

临危受命:抢险救灾中的无畏担当

2014年8月3日,云南昭通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牛栏江红石岩水电站上游河段发生双侧严重山体垮塌,形成巨大堰塞湖,1200多万立方的土石瞬间筑起近100米高的堤坝,2.6亿立方米湖水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电十四局临危受命,组建200多人的抗震救灾突击队,刘政被任命为突击队副队长。

面对调压井泄水形成的险峻瀑布,以及暗流涌动、石块滚落的危险通道,突击队连夜与爆破专家制定堵头爆破拆除方案,并主动承担带队进洞实施爆破的重任。最终,红石岩电站引水洞施工支洞堵头爆破拆除成功,为堰塞湖开辟了每秒80多方的下泄通道,极大降低溃坝风险,为后续除险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这份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无畏逆行的勇气,彰显了他作为一名工程人的责任与担当。

2014年10月3日,为彻底消除堰塞湖隐患,水电十四局再次发起冲锋,突击施工凿穿堰塞湖底部长度284米的应急泄洪洞。刘政与队员们争分夺秒,在艰苦的作业环境中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终于实现泄洪洞贯通,彻底放空了堰塞湖湖水。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刘政说:“瀑布的冲击声震耳欲聋,脚下的碎石不断打滑,每走一步都可能坠入湍急的水流。但身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想到下游无数百姓的安危,我们没有退路,必须咬牙完成任务。”正是这份舍生忘死、一心为民的信念,让刘政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经党组织批准,他火线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的忠诚与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攻坚克难:拉哇水电站的建设先锋

拉哇水电站是金沙江上游13级开发方案中的第8级,为一等大(1)型工程,水电十四局标段工程涵盖范围广泛,施工组织错综复杂。2022年进场后,刘政担任拉哇项目部生产副经理,他超前谋划,精心安排,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风水电管线布设等前期准备工作,进场不到一个月便实现工程开工。年中接手常务副经理重担,他肩上的责任愈发沉重,却也让他在这片热土上迸发出更强大的能量。

彼时,正值新冠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拉哇水电站施工面临人员、材料、设备进场推迟,炸药供应中断、停水停电等诸多难题,还要应对岩层、断层带来的施工挑战。面对困局,刘政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精心组织施工。

在地下厂房Ⅰ层施工中,刘政带领党员技术攻坚小组,深入研究围岩情况,针对性制定“一排炮一支护”的施工方法,保障了厂房Ⅰ层施工安全;同时制定严格的施工放样制度,根据围岩条件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保证开挖质量。地下厂房Ⅰ层的开挖荣获华电金上巴塘(拉哇)分公司“拉哇水电站洞室开挖样板工程”。同年年底,地下厂房Ⅱ层提前6天实现年度厂房开挖目标。

在引水隧洞开挖施工中,因进口工作面业主不能如期交付,刘政创造性提出利用引水支洞进入主洞,在主洞内爬坡至上层进行开挖的施工方案,顺利实现引水四条主洞提前进洞施工的目标。

在拉哇水电站开挖高峰时期,面对工期紧迫,任务频繁的挑战,刘政坚守岗位,加班加点,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在地下厂房第五层开挖过程中,受地质条件影响以及厂房边墙稳定性问题突出,刘政主导调整开挖方式,采用先预裂后中间拉槽两边预留保护层的开挖方式施工,严格做到支护紧跟开挖面,采用“金字塔形”装药结构以提高爆破效率,同时严格开展收敛变形观测,密切关注厂房变形情况,及时预警。同年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清水混凝土浇筑“镜面”效果显著,网架梁混凝土浇筑喜获业主贺信,各工作面在工程建设质量、施工工艺、履约创效上均取得佳绩,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认同和好评。

匠心传承:高原上的星火燎原

“差之毫厘就可能酿成大错,工程质量必须做到‘毫米级’把关!”这是刘政带徒弟的硬标准。在拉哇水电站海拔近3000米的建设现场,他不仅是冲锋在前的管理者,更是倾囊相授的引路人。

刘政深知,水电工程建设的未来在于人才梯队的培养。他将二十余年积累的实战经验提炼成一套“现场教学法”,要求徒弟们既要掌握图纸规范,更要在岩壁渗水、岩层破碎的复杂环境中练就“火眼金睛”。每次巡查工地,他总会带着年轻技术员反复比对设计参数与实际施工的细微差异,手把手教他们用工程思维解决问题。

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上,刘政积极响应公司号召,主导搭建“青年上讲堂”“工地微党课”等特色平台。他鼓励年轻人大胆思考、勇于创新,围绕施工难题和技术改进展开深入探讨。同时,积极探索“老带新、师带徒”创新模式,将理论教学与施工现场紧密结合,为每个徒弟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他要求徒弟们每天撰写施工日志,详细记录技术要点与实践感悟,并定期组织经验分享会,让师徒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党建引领:施工一线的“红色引擎”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政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工作。在施工现场,他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

作为支部书记,他牵头成立“党员先锋队”“党员技术攻坚小组”,在拉哇水电站建设的关键节点、急难险重任务中,组织党员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面对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施工难题,党员技术攻坚小组带头深入一线,日夜奋战,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同时,刘政定期组织开展“工地微党课”,结合施工现场实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党员和职工宣讲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施工一线落地生根。他还十分关心职工的思想动态,通过谈心谈话、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了解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协调解决,凝聚起强大的团队合力。在他的带领下,党支部成为施工现场坚强的战斗堡垒,为拉哇水电站的顺利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2022-2023年度,拉哇党支部被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铁骨柔情:工程硬汉的双面人生

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刘政是指挥若定的“铁血指挥官”。然而,当夕阳西下,脱下工装的他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另一面——一位温柔细腻的父亲。

每逢寒暑假,刘政在项目部便迎来最温暖的时刻。下班后,年幼的女儿蹦蹦跳跳地跑来,小手紧紧攥住他的衣角,叽叽喳喳地讲述上学的趣事。他陪着她沿着营地外围的小路散步,耐心回答她天马行空的问题,偶尔弯腰捡起一片落叶,逗得她咯咯直笑,而面对上高中的儿子,他又化身运动场上的伙伴,在简易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用一次次传球和投篮拉近父子间的距离。此刻的他,不再是那个雷厉风行的工程师,而是一个会因孩子笑容而柔软下来的普通父亲。

这种角色的自如切换,正是刘政最动人的特质。他用钢铁般的意志筑起城市的脊梁,又以春风般的柔情守护家庭的温暖。在轰鸣的机械声中,他扛起责任;在孩子的欢笑声里,他找回初心。这便是中国工程人的真实写照——铁骨铮铮,亦柔情似水。

二十七载风雨兼程,刘政将人生最珍贵的年华镌刻在水电建设的丰碑之上。从鲁甸震后抢险的生死时速,到拉哇电站攻坚的智慧博弈;从技术创新的突破,到匠心传承的坚守,他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建设者的责任担当。

在金沙江奔腾不息的涛声中,刘政带领团队浇筑的不仅是钢筋铁骨的水电工程,更是永不褪色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如同高原上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水电事业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更多建设者在祖国山河间,续写属于中国水电的壮丽篇章。

刘政(右前)带领劳动竞赛宣誓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