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水电十四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科技赋能绿色生产,以行动助力生态保护,在大国重器建设中彰显“绿色能量”。 智能造“绿” 在引江补汉8标项目部,隧洞生产废水智能化处理系统每天运转不息,通过二氧化碳高碱性废水处理装置、自动加药装置和HG高效净化器,实现废水处理设备的自动化运行。施工废水经高密度沉淀池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后,从源头上杜绝了生产生活废污水对周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废水经过处理后,可用于台车造孔、洒水降尘,实现了生产用水的循环利用。 在达州市第三污水处理厂,项目部采用装配式生态挡土墙,不仅起到传统挡墙稳定支护结构的作用,其模块化、结构种植的特点还能有效提高边坡支护、绿化施工效率,降低工程建设成本。采用的“尾水发电”新模式,利用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落差,提供自发自用的清洁电源,满足厂区生活、照明使用,实现废能利用、循环经济。 在海拔超4000米的西藏色尼风电场,项目进场道路修建采用生物酶技术,就地取材,将挖方渣土和弃土经过处理后,直接代替传统混凝土进行铺路施工。该工艺施工过程简单、工期短、建设成本低,特别适用于施工便道“即铺即通车”的要求。将开挖渣土和弃土变废为宝,减少了大气碳排放,为高原生态绿色施工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无私助“绿” 禄丰市碧城镇青山村委会下辖的九年坪村坐落于海拔2250米的山间,基础设施薄弱,对外交通不便,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极为困难。滇中引水昆明1标项目部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发电机、铁管、氧气乙炔焊等设备,并选派党员干部帮助九年坪村改造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将村内污水处理系统连接到项目蔡家村4#、5#施工支洞外引排管线系统,进行合规处理引排。经过项目部职工和村民的不懈努力,九年坪村污水处理系统初具规模,村庄生态环境焕然一新,村民对环境满意度显著提高。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富民分局发来表扬信,称赞了项目部“建设美丽中国,共享绿色未来”的企业使命担当。 谷城县五山镇四棵树村的夜幕降临后,一盏盏太阳能路灯次第亮起,如点点繁星照亮村民回家的路。这一改变正是引江补汉8标项目部助力乡村发展的暖心举措。通过安装太阳能路灯,不仅解决了乡村夜间照明问题,更充分采用绿色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为改善乡村交通条件,项目部对原有乡村道路进行改造升级,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在绵延绿意中迤逦穿行,既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也迎来了观光的游客,村民的收入得到了提升。 产业“兴”绿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水电十四局积极投身清洁能源建设,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在豫中峰谷间,河南鲁山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2025年7月31日,5条竖井和4条斜井全部安全贯通,电站输水发电系统开挖支护工作圆满完成,距离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目标又近了一步。电站建成后,年发电量约10.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0.5万吨,可减少碳排放102.5万吨,对于保障河南全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是生态健康的命脉。2025年2月6日,随着向家坝北总干渠岷江江底隧洞闸门缓缓升起,清澈的金沙江水汩汩流出,水电十四局参建的向家坝灌区一期一步工程正式通水,为水资源紧张的川南大地送来“活水”。川南因气候变化、地理条件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旱情几乎每年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水资源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瓶颈。工程建成后,将解决宜宾、自贡、内江、泸州4市11县(市、区)70余个乡镇生活与工业用水需求,实现灌溉面积51.27万亩,年均供水3.74亿立方米,受益人口140万人,可从根本上解决川南地区城乡生活供水、工业供水、农业灌溉及生态用水问题,有力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在大国重器建设中,水电十四局主动作为,在工程建设中积极探索环境保护、生态和谐新路径,努力打造“绿色工程”,以绿色写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引江补汉8标项目部污水处理厂 鲁山抽水蓄能电站 向家坝灌区红旗分水池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