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间飞出她们的歌

发布日期:2025-10-13 信息来源:公司团委 作者:苏宏业 字号:[ ]

金秋10月,时隔30年,全球妇女峰会再次在中国北京召开。聚集了世界目光和万众期待,毫无疑问,这次盛会将成为世界妇女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每一位妇女都是主角!”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扣人心弦。水电十四局女职工一边跟进学习会议精神,一边回忆着、憧憬着山河间响起的——她们的歌。

“钢筋玫瑰”

25年前,水布垭分局钢筋厂里,藏着一支在当时堪称“异类”的队伍——14名职工中,10个是女性。在建筑行业多以男性为主力的时代,这样一支以女性为核心的钢筋加工队伍,别说其他项目部,放眼整个行业都不常见。

她们的起点并不高。大多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此前从未接触过钢筋工等工种,其中一半的人更是从下岗状态重新出发,带着对新工作的渴望走进工厂。队伍组建之初,外界的质疑声不绝于耳:有人揣测,这群女性会在工作中稀稀拉拉、哼哼唧唧;也有人担心,生活里的家长里短会让她们矛盾不断,最终让领导焦头烂额、难以招架。

但所有的揣测,都被她们一一打破。没有钢筋加工经验,就从零学起;面对繁重的工序,就靠坚韧扛住。她们扛起多个标段的钢筋加工任务,把外人眼中的“不可能”变成了日常:高峰期时,月加工量高达380吨,单日最大加工量更是突破20吨。

从御车、抬运等重体力活,到切割、画线、放样、车丝、弯曲、焊接等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工序,都不在话下。在很多项目点,抬运因劳动强度大、车丝因加工精度高,往往会切块分包给专业队伍,而这支队伍却凭着不服输的劲,将所有工序牢牢攥在自己手里。长期以来,钢筋加工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100%,优良率更是稳定在90%以上。这支看似“柔弱”的队伍,用钢筋铁骨般的毅力,奏响了水电建设进行曲。

25年后,引江补汉工程综合加工厂里,“5线8机”自动化生产线涵盖生产全流程。智能机器人精准作业,钢筋在数控剪切、弯曲中心等生产线上有序流转,以前5分钟才能弯好一根钢筋,现在40秒就能完成加工,电阻焊熔接的钢筋网片均匀得像一个模子刻的。

早已退休的孃孃们不会想到,现在6名工人就能完成以前36人的工作量,女性在钢筋加工领域的价值,正从“体力坚守”转向“智慧赋能”。得益于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久的将来,新一代女职工将用智能化时代的专业能力,续写“她力量”在基建领域的新传奇。

掌管“局面”的女神

晨光尚未漫过项目部的上空,灶台上的铁锅已泛起温暾的热气。藏在建设者记忆里的滋味儿,从不是山珍海味的堆砌,而是一碗“局面”里藏着的心意——苦中作乐的奋斗故事为汤底,云南腌酸菜的鲜、炒肉末的香,裹着筋道的面条,既唤醒了清晨忙碌的脚步,也给夜半加班的人送去熨帖的暖意。烹煮这份滋味的,正是掌管“局面”的女神。

为了让温暖准时赴约,她们总在头一天就开始筹备。肥瘦相间的猪肉剁成末,葱姜蒜切得整整齐齐,连挂面或是浆水面,都要细心码好,等待着次日与沸水相逢。

“来人啦!”翘首以盼下,第一波踏雾而来的是晨练完毕后的老工人们,临近退休,越来越少的睡意催着他们早早起床,要么围着项目部走两圈,要么逗逗护院的大黄狗,然后侍弄侍弄房前屋后的花草,便端着大瓷碗,干饭来了。他们胃口极好,口味偏重,必定要放多多的油辣子,激发出酣畅淋漓的一头汗。自来水哗啦啦地冲几下碗,再趁此漱个口,哇啦一声,结束了他们的早饭。

“大姐,今天晚上要留10个人的饭。”综合办的指令来了,意味着10个人加班没法按时回来吃饭。她们放缓收拾厨房的节奏,说说唠唠,边干活儿边等加班的人……嘀嘀!通勤车在大门口就迫不及待地宣告:我们回来了,开火做饭吧!大姐们深知他们的口味,一边热着饭菜,一边抽出挂面——不用说,肯定有人想吃“局面”!果然,北方来的小伙子一头探进窗口:“阿姨,有面条么?”

节日聚餐时她们最忙啦!大厨掌勺,她们打荷包蛋、炸花生米、蒸粉蒸肉,还得焯木耳拌凉菜呢,油烟机的轰轰声让她们语言交流十分吃力,但丝毫不影响择、洗、切、递几个动作的一气呵成。丰盛的菜品依次上桌,碰杯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工地过节的热闹才刚刚开始。

很厉害的女管家

吃喝拉撒睡的一应事务找谁?找综合办。党纪工作和宣传工作找谁?找综合办。其他部门业务范围外的事情找谁?找综合办。“综合办”一听就很厉害对不对,这个很厉害的部门可缺不了同样很厉害的女管家。

“张工,住院回来可以申请医疗互助,线上申请很快的,我给您看看。”“单身的小伙伴,这周末要和其他单位联谊,大家打扮得漂漂亮亮地来参加啊。”“师傅,有个宿舍热水器不出水,你今天能过来修下吗?”多个即时聊天工具闪个不停,电话无缝衔接,办公室人来人往,送走最后一拨“客户”,她终于静下心来,继续写还剩一半的会议纪要。

另一个她,正核对着报表里的工资和保险数据,“师傅给我讲,她们做劳资专员的时候啊,要用人工一笔笔地计算每个人的工资,再手动填写工资条。财务科的同事去很远的银行取现金,把工资放到信封里,再通知大家来领。现在太好了,excel里一设公式,就自动出数了。听说有的单位薪酬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引用了AI,有机会我也想取取经。”

还有一个青春稚嫩的她,正在工地上跟拍活动。这个活动很重要,一周前做了宣传策划,稿子的框架已经搭好,待补充具体细节、配上几张现场照片和剪辑好的视频,就可以送审了。登高望远,选择最好的位置,先飞个大场景,再来几个特写。“新闻宣传工作的特点是常干常新,不日新者必日退。”培训时的一段话让她记忆犹新,电光石火间一个剪辑的灵感掠过眼前,“就这么干。”她对自己说。

在男性占绝大多数的行业里,十四局的女职工们一直以“柔肩亦担千钧重”的姿态,和男同事们同向同行。肩挑背扛的岁月,“十女百方班”这个名字,是她们把不服输的劲儿揉进每一方土石里的见证。岗位愈发精细后,她们的身影也在新的领域扎根:经营财务岗上,她们汇总数据、梳理资金,让每一笔成本都清晰可控;高速运营一线,收费站的微笑、巡检路的脚步,是她们守护道路畅通的温柔铠甲;综合管理和服务岗位上,她们统筹协调、耐心解答和服务,让职工满意、让组织放心。在建筑业这片土地上,她们用行动证明:女性力量从不是点缀,而是推动行业向前走的重要力量。新征程上,她们也必将用行动唱好属于自己的歌儿,当好出彩的主角儿!

志愿服务

金结“铁娘子”

朗诵比赛

                党建“领头雁”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