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TETELO铜矿项目:一座丰碑,万千佳话,书写中非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5-09-30 信息来源:国际工程公司 作者:高杰 字号:[ ]

在安哥拉广袤的土地上,在威热省马格拉市地区,一座现代化的铜矿——TETELO铜矿正拔地而起。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乎资源与经济的矿业项目,更是一幅由中国电建水电十四局精心绘就,以责任为笔、以民心为墨的壮丽画卷。自2022年9月入场以来,TETELO项目始终秉持“建一项工程、造福一方百姓、树一座丰碑、留一段佳话”的责任理念,将工程建设与社区发展深度融合,超越了资源开发的单一维度,成为中安两国人文交流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赢得了从地方政府到普通民众的高度赞誉。

凝心聚力:打造有温度、有归属的“家园文化”

项目的成功,根基在于人。TETELO项目部深刻认识到,远离故土的中国员工和初来乍到的安方员工,都是项目最宝贵的财富。唯有凝聚人心,方能汇聚无坚不摧的战斗力。

内部关怀,构筑情感共同体。项目部高度重视团队建设与员工福祉。定期组织召开员工座谈会、青年员工座谈会和工会会员大会,不仅是制度化的沟通渠道,更是敞开心扉的交流平台。在这里,每一位员工的声音都能被倾听,每一条合理的建议都能被认真对待。项目领导经常性与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开展谈心谈话,随时掌握大家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工作情况,将困难解决于萌芽之中,营造了“家”一般的温暖氛围。

节日期间,项目部党政工团组织联合发力,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从聚会的烟火缭绕,到羽毛球场的挥洒汗水,从健步走的朝气蓬勃,到歌唱比赛的欢声笑语,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员工业余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无形中增进了中外员工之间的了解与信任,消除了文化隔阂,增强了整个项目团队的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化共融,谱写中安友谊协奏曲。这种内部的和谐与温暖,自然而然地延伸至外部,演化为主动的文化交流与社区融合。“六一”儿童节,项目部组织员工走进驻地附近的中小学,看望慰问当地儿童,赠送书籍、足球等礼物,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成为了中安友好最动人的注脚。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润物无声地加深了当地民众对中资企业品牌的认识与认同。

授人以渔:从“输血”到“造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TETELO项目对当地最大的贡献,远不止于开采矿产资源,更在于它为当地和居民所带来的深刻改变。项目部将“授人以渔”的理念贯穿始终,致力于为安哥拉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技术人才队伍。

属地化实践,创造千余个就业岗位。自进点以来,项目部坚持属地化,已累计招募超过1500人次的安方员工,为当地和周边创造了大量稳定、可靠的就业机会,切实解决了许多贫困家庭的生计问题。这一数字,不仅仅是报表上的成绩,更是上千个家庭希望之所系。

专业培训,赋能个人价值跃升。项目部的远见在于,它不仅仅提供岗位,更注重能力的培养。通过“理论+实操”的专业培训模式,项目部已成功培养出熟练技术工人300余名。许多安哥拉中青年在这里实现了从普通劳动者到技术骨干的华丽转身。这不仅是一次个人收入的增加,更是一次个人价值的巨大跃升。他们获得的安身立命的核心能力,将成为推动安哥拉现代化进程的中坚力量。这种“造血式”的合作,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地方的共生共荣,为项目的长远运营和当地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同甘共苦,凝结深厚战斗情谊。在朝夕相处的建设过程中,中安员工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深夜,两国员工曾为了共同排除一个关键设备故障而并肩作战;雨季来临前,联合进行的防汛演练默契十足;在需要跨国救援的紧急时刻,中安员工一齐发力,共渡难关。这种在攻坚克难中形成的默契,从生产领域延续到生活领域,成为了彼此信任与支持的坚固桥梁。

主动担当:践行央企责任,共建“一带一路”民心工程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中央企业,中国电建中国水电十四局在TETELO项目主动超越商业契约,积极回应地方政府和社区的诉求,以实际行动支持共建“一带一路”,树立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资企业形象。

应急抢险与公益支持,彰显速度与温度。当矿区附近的EN140公共道路塌方路段绕行道需要抢修时,项目部的工程机械和人员迅速出动,保障了公共交通畅通;当马格拉市政府需要从威热省运输300余套课桌椅时,项目部组织车队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这项任务;当市政府需要吊装调运发电机时,项目部的技术和设备力量再次施以援手。这都体现了项目部深度融入当地、积极回馈社会的诚意。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帮助,最终汇聚成一封由副市长送上的、沉甸甸的感谢信。

基建惠民,将发展成果与民共享。项目部的责任担当,更体现在将自身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的智慧上。从当地村民手中购买新鲜的蔬菜,免费提供给当地村民干净的饮用水。曾经,雨季的泥泞乡村小路困扰着当地居民。随着项目推进,这些道路被加固、拓宽,变成了可供大型机械运输、同时也极大改善当地交通条件的“畅通之路”。在水源地供水工程施工中,项目部科学地在河流上方铺设涵管,既保障了工程需要,又解决了当地的排水和交通难题,让“交通要道”闪烁出为民造福的“电建光芒”。

健康守护,提升社区民生福祉。项目部将员工的健康关怀同样延伸至社区。项目部安全员针对当地员工举行的“三级健康教育”,以及不定期向当地居民发放抗疟药物和抗生素的举措,是极具针对性的健康干预。这些措施显著降低了矿区周边的疾病发病率,守护了一方百姓的健康,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跨国转院救治生命,诠释央企担当。在中国电建中国水电十四局安哥拉TETELO铜矿项目上,两次跨国生命救援行动深刻诠释了“生命至上”的央企担当。

2023年12月,一名员工突发重症脑疟疾,当地医疗条件有限,生命危在旦夕。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与国际SOS救援中心联动,果断启用医疗包机方案。一场跨越三国的生命接力就此展开。在紧张的68小时内,救援团队辗转2国4家医院,跨越陆空3000多公里,最终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南非约翰内斯堡接受顶尖救治。次年1月底,该员工在国内康复出院。这场高效救援创造了生命奇迹,展现了令人惊叹的“电建速度”。

爱的接力并未停止。2024年12月,项目部另一名员工因气胸旧疾复发,需回国手术。凭借成熟经验,项目部迅速响应,再次依托国际SOS救援中心,不仅协调最佳路线,更安排专业医生全程陪护,并贴心提供商务舱保障旅途舒适。这是一次充满温度的守护,患者最终平安回国并成功手术,于12月30日康复出院。

从非洲大陆到祖国怀抱,两次转院拯救的是生命,守护的是家庭。中国水电十四局以行动证明,它不仅铸就工程丰碑,更将员工生命健康视若珍宝,用切实担当彰显企业温度,让“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更加饱满。

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让普通人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安哥拉TETELO铜矿项目的故事,是一个关于资源开发的故事,但更是一个关于人的成长、社会发展和文明互鉴的故事。在这里,一座矿山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更重塑了人的命运。它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非合作的深层意义: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凭借自己的努力,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水电十四局在安哥拉,不仅树立起了工程的丰碑,更以真诚的合作、务实的担当赢得了民心,为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了鲜活而温暖的内涵。从资源开发到人才培育,从经济赋能到理念共享,TETELO项目无疑是全球可持续发展倡议下的一个典范答卷。这座矿山,是中国智慧与非洲梦想交织的缩影,它所树起的,是一座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的责任丰碑,它所留下的,是一段源远流长的友谊佳话。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