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萌新”的进阶密码
——贵港抽蓄项目部2024届新员工成长侧记

发布日期:2025-05-16 信息来源:华南工程公司 作者:罗艳辉 摄影:陈立勇 字号:[ ]

在八桂大地的青山绿水间,一座装机容量达1200兆瓦的贵港抽水蓄能电站正沿着山势拔地而起。这里不仅是清洁能源的“绿色心脏”,更是一群“02后”新员工的成长熔炉。

历经烈日灼灼的盛夏,寒风凛冽的深冬,从图纸堆里的迷茫到施工一线的从容,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程测量以及现场管理等不同岗位上,他们用四季晨昏的坚守与突破,完成了从水电“萌新”到施工领域“多面手”的蜕变。他们的故事,是新一代水电人扎根一线的缩影,更是抽蓄建设者践行“双碳”使命的生动注脚。

锱铢必较,质量管控的“把关人”

图纸上的每一条线,都是工程的生命线。初到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岗新员工周国成,在师傅李工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了抽蓄电站质量管理体系与标准规范。从国家强制性质量标准到行业内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他都一一钻研。

在施工现场,小周如同一位严谨的“侦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细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他时刻坚守在现场,监测混凝土的坍落度、温度等参数,监督施工人员的振捣作业,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对于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他们更是一丝不苟,在隐蔽前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留存影像资料,确保隐蔽工程质量万无一失。经过多次的磨砺,小周不仅掌握了丰富的质量管理知识与技能,更培养了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成为项目部质量管控的“把关人”。

小周感言,“工作以来,我觉得成长了很多,相比于刚毕业时的稚嫩,现在在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质量管理也让我领悟到工程建设中精益求精的真谛,每一道工序都是对品质的考验,每一次检验都是对责任的坚守。”

生命为锚,安全守护的“哨兵”

安全,是施工单位永恒的主题,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维护员工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石。新员工李臣运踏入安全管理岗位,便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深植于心。

工作以来,李臣运在师傅的带领下,全面学习安全法规政策、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各类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参与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他深入施工现场,对每一个作业区域、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安全风险排查,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风险因素,并学习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为了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小李积极参与安全培训与教育工作。他精心制作安全培训课件,采用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的形式,向施工人员讲解安全知识与技能。

在一次施工作业安全检查中,小李发现个别施工人员未正确佩戴安全带,立即制止作业行为,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现场示范安全带的正确佩戴方法。通过他的不断学习和努力,小李已成为项目部安全管理的“哨兵”,时刻守护着施工现场的安全防线。

小李谈道:“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关乎每一位工友的生命健康。安全管理不能靠‘硬约束’,而需‘软引导’。项目部推行的“班前五分钟教育”,让他学会用同理心架起沟通桥梁,将“要我安全”转化为“我要安全”。  

山河为卷,测量放线的“精算师”

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眼睛”,为项目施工提供精准的定位与数据支持。新员工杨豪加入测量团队,开启了他在广西贵港抽蓄项目部的测量之旅。初入岗位,杨豪努力学习测量仪器的操作与原理,从最初协助师傅操作全站仪、RTK进行现场测量开始,学习每一个步骤,掌握测量技巧。在师傅胡工的耐心指导下,小杨逐渐掌握了全站仪、GPS-RTK等设备定位、数据采集与处理等技能。

在施工现场,杨豪面临着复杂的地形地貌与高精度的测量要求。他背着沉重的测量仪器,穿梭于山峦沟壑之间,布设测量控制点,进行地形测绘与施工放线工作。他深知,无论是基础的开挖放线,还是隧洞施工的轴线定位,每一个测量数据都必须精确无误,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经过实践锻炼,小杨不仅能够熟练运用测量仪器完成各种各样的测量任务,还学会了如何进行测量成果的整理与归档,他就像一位“精算师”,用手中的测量仪器与专业知识,为贵港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绘制出精准的施工蓝图。

小杨分享道:“入职以来,我在工程测量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长。测量工作让我体会到精准的力量与意义。在山水之间,我们用数据说话,每一个坐标都是工程的基石。这需要高度的专注和耐心,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在测量工作中的重要性。只有大家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才能让精准的测量数据为项目保驾护航。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为项目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运筹帷幄,现场管理的“调度员”

现场管理是工程项目的核心枢纽,负责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施工生产的高效有序进行。新员工姚彦吉投身现场管理岗位,迎接他的是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和复杂多变的现场协调。刚参加工作时,小姚跟随前辈们深入施工现场,熟悉进场道路工程、通风兼安全洞以及进厂交通洞的功能布局、施工流程及人员设备配置情况。学习如何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根据项目工期要求,将施工任务分解到每月、每周、每天,并合理安排各工序之间的衔接与穿插。

在施工过程中,面对困难,主动靠前,通过沟通协调解决施工队伍内部冲突,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在地质复杂的花果山隧道,他听从领导安排,密切关注施工现场的资源供应情况,及时调配人力、材料、设备等资源,保障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如今,小姚已逐渐成长为施工现场的“调度员”,能够运筹帷幄,驾驭复杂多变的施工局面,为贵港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他坦言:“现场管理没有标准答案,唯有在‘沟通-协调-决策’的循环中积累经验。在这200多个日夜,项目部是我的第二个‘家’,师傅和前辈们的耐心恳切教导,让我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项目一线的工程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也体会到工程人作为拓荒者的艰难和坚定。”

200多个日夜,在漫漫人生路上只是短暂的片段,但对贵港抽水蓄能电站的新员工们来说,却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成长、汗水与收获的难忘历程。在质量管理岗位上,周国成树立了质量至上的坚定信念;在安全管理岗位上,李臣运成为守护生命安全的忠诚卫士;在测量岗位上,杨豪用精准数据描绘出工程建设的宏伟蓝图;在现场管理岗位上,姚彦吉以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确保施工生产的高效运行,他们都在这片承载着“双碳”使命的热土上,正以“多面手”的姿态,书写着抽蓄建设的青春篇章。

山河为证,青春筑梦。

四位年轻人用脚步丈量现场的每一寸土地,用数据诠释匠心的每一份坚守。未来,他们将以更加坚定自信的步伐,与项目部全体同仁携手并肩、砥砺奋进,更加擦亮水电十四局“抽蓄王牌”名片,奋勇前行,用青春的激情与汗水谱写壮丽辉煌的篇章,为国家能源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磅礴力量,如璀璨星辰在时代的浩瀚苍穹中闪耀独特光芒!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