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机电安装项目部组织电缆敷设施工作业人员,完成了开关站区域电气二次电缆敷设数字化技术交底。 这是天台抽蓄新质生产力BIM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应用实践,从施工到运维,数智化技术革新将赋能电缆管路敷设实现真正的穿透式精细化管理。 水电站电缆施工向来面临诸多难题,不仅工作繁琐、电缆数量多、施工时间长,在施工工艺、过程把控、数据移交等方面也会影响电缆敷设进度和质量,电缆一旦敷设便无法修改。 在此背景下,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提出《美丽机电建设导则》,导则对机组从电缆布线到管道布置等各方面细节都提出了严格要求,从产品质量性能到外观,形成对机组更新、更深、更全面的认知,将引领水电行业实现新跨越,打造具有国际引领意义的机电工程。 为应对施工难题、满足导则要求,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机电安装项目部创新引入数字化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对电缆敷设施工的工艺、控制、管理进行改造。项目部根据施工工艺要求,结合电站实际空间数据,在数字系统中依照设计图纸设置起止点设备,系统便能沿着桥架路径自动计算电缆最优走向、最优长度、真实空间排列位置等。同时,系统会对每根电缆的位置和起止点进行精准记录和实时定位,如同为电缆装上“导航”,方便后续施工和运维查询。不仅如此,系统还能通过空间排布模拟电缆交叉情况,自动计算电缆站位,以更美观的排布方式指导现场施工,促使电缆敷设更美观,实现优化设计,拓展设计深度。 数字化电缆敷设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为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的“美丽机电”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水电行业机电工程的数字化、精细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助力我国水电事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标准迈进。 电缆路径查找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