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学百艺、莫不有师,以师带徒、薪火相传。师带徒、传帮带,已成为水电十四局帮助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员工尽快掌握岗位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混凝土公司云阳抽水蓄能项目工程管理部,黄小猛是这样帮助陈诚的…… 今年7月,刚毕业的陈诚来到了云阳工程部工作,虽然大学时学的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可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他也因此一度陷入了迷茫与烦闷中。 黄小猛已有20年拌和站工作经验,作为师傅,他通过“面对面示范,手把手教学”的方式,为刚步入工作岗位的陈诚提供工作和生活上的指导,帮助他快速认识、转变和适应职业角色,平稳度过入职适应期。 匠师携妙技,授业引新途 “搅拌机就像一头‘铁牛’,需要细心呵护才能高效运转。”黄小猛一边指着搅拌机的内部结构,一边耐心地向陈诚讲解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从电机过热到搅拌叶片磨损,从轴承异响到润滑油更换,黄小猛尽量用深入浅出、易于理解的方式教会陈诚掌握搅拌机的“脾气秉性”。除了故障处理,黄小猛还非常注重设备的日常维护。“预防胜于治疗,良好的维护习惯能够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他将自己总结的搅拌机与皮带机日常维护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陈诚。“搅拌机要定期清理,特别是搅拌缸内部,不能有残留的混凝土块;皮带机则要注意松紧度,过紧易磨损,过松则影响传动效率。”黄小猛一边示范,一边讲解,陈诚则在一旁认真记录,不时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 “配电柜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来,不能有一丝马虎。”黄小猛指着配电柜上的各种开关和指示灯,详细讲解了它们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在拌和站,配电柜是电力系统的“大脑”,它的操作与维护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线的安全稳定运行。黄小猛深知这一点,因此,在教授陈诚时,他特别强调了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同时,他还向陈诚传授了配电柜日常维护的小技巧,如定期检查接线是否松动、清洁灰尘防止短路等。 “师傅不仅毫无保留地传授工作经验和技巧,他对工作的热爱与专注,也让我对拌和站的操作与运转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在黄小猛的悉心指导下,从最基本的启动程序到复杂的故障排除,陈诚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熟练的拌和站操作工了。 师恩细无声,徒行沐春晖 在工作之余,师傅黄小猛的角色远远超越了职场导师的范畴,他更像是陈诚生命中一位不可或缺的朋友和亲人。这么多年来,黄小猛也带过了不少徒弟,所以他明白真正的师徒情谊不仅仅建立在工作的基础上,更在于心与心的交流与理解。因此,他不仅在专业技能上给予陈诚精心的指导,帮助他不断提升自我,更是在陈诚个人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扮演了引路人的角色。在闲暇之余,他总会主动拉着陈诚谈心,耐心倾听徒弟内心的想法与困惑,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给予最真诚的建议和鼓励,让陈诚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方向。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陈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支持。 “我生病的时候,师傅会去帮忙买药。生活中遇到困难,他也会尽全力帮我解决。”这种无私的关怀与帮助,让陈诚深刻体会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深刻含义。在黄小猛的陪伴与支持下,陈诚不仅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更在人生的道路上收获了宝贵的成长与感悟。这段师徒情谊,将成为他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前人曾照我,我照后来者 看着徒弟陈诚如今的成长,黄小猛不禁回想起自己初入职场的青涩时光。20年前,他与几位同窗一同踏入了水电十四局的大门,由于所学专业与水利水电领域并无直接关联,初来乍到的他们对这个行业也知之甚少,心中充满了迷茫与不安。幸运的是,在被分配到项目点后,他们遇到了一群既耐心又专业的师傅。这些师傅们在工作时不仅毫无保留地传授维修技能,还深入浅出地为他们讲解水电行业的知识体系、发展现状以及广阔前景。师傅们的指导,仿佛一束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将他们从迷茫中解救出来。 更难能可贵的是,师傅们还十分注重他们的职业道德培养。他们教导黄小猛等人要重视团队合作,尊重每一份材料、珍惜每一件工具,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作为初学者,工作中他们不由得会存在一些不足与失误。对此,师傅们总是保持着足够的耐心与宽容,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大胆探索,在失败中汲取宝贵的教训,从而不断进步、日益精进。 黄小猛将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陈诚,就像他的师傅们当初教他一样。师徒传承此刻在黄小猛身上完成了闭环,但在陈诚身上却刚刚启幕。这份传承,如同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从黄小猛流淌至陈诚,又将从陈诚流向更远的未来。 如今,在拌和站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黄小猛与陈诚忙碌的身影。他们既是师徒,亦是朋友,更是战友,在搅拌机的轰鸣声中用汗水书写技艺传承的动人篇章。 | ||||
【打印】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