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而遇 沐光而行
——富民县罗免老干山光伏项目建设纪实

发布日期:2025-01-02 信息来源:勘察设计研究院 作者:侯钰 摄影:王羲豪 字号:[ ]

由水电十四局勘察设计研究院承建的富民县罗免老干山光伏项目,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东村镇附近坡地,海拔2000米到2200米,址区总体地势较为起伏,地形坡度一般5°-40°。该区域太阳辐射强烈,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具有山多坡陡、沟谷纵横等特点,对外交通闭塞。只有7个人的项目团队,在面对施工条件差、节点工期紧等严峻形势,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精神状态,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在短短的64天,用属于勘察人的“倔劲儿”,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的重大节点任务,又一次创造了山地集中式光伏“当季开工,当季全容量并网发电”的水电十四局“能”速度! 

逢山开路 用拼搏擘画蓝图

“项目地处大山深处,根本就没有路通往施工现场,在山上施工,手机连信号都没有。”项目负责人杜帆说。不仅如此,由于气候干燥炎热,野生植被茂密,项目人员常常是清清爽爽地出去,大汗淋漓地回来,蚊虫叮咬、常常划伤更是常有的事情。

项目团队人员克服施工条件差、机械调转不便等困难,逢山开路,采用挖掘机、压路机、自卸汽车等大型设备施工与人工平整相结合的方式修建临时道路6.2公里,历时2个月达到通车条件,沿路修建排水渠,为当地农户农田灌溉提供便利条件,也为现场施工、场区排水及工期的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勠力同心  用实干书写担当

光能通过光伏板转化为电能后至逆变器,再经由有序排列的每一个方阵的箱式变压器,统一流归至升压站,将电能送到千家万户,点亮万家灯火。

箱式变压器作为每一个方阵的“心脏”,重量超过9吨,其运输和安装等环节对项目建设和升压站平稳运行至关重要。但从富民县城到老干山光伏项目现场的道路狭窄崎岖、坡陡难行,交通条件极差。项目团队结合当时天气因素,认真制定运输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仔细考察每一个弯道,认真修整每一条沿线道路,采取更换车辆、模拟运输、交通疏导、辅助牵引等措施,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将12台变压器分别运抵项目区域12个方阵内,成功解决了大型设备运输难题。

经过不懈努力,设计院项目团队建设完成29#~40#共计12个方阵,其中3.3MW方阵10个,1.7MW方阵1个,2.4MW方阵1个。安装光伏组件79800块,光伏支架2850组。最终以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设备零故障的标准顺利实现了罗免老干山光伏项目“12·24”全容量并网发电,为后续承担更多光伏项目施工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挺膺担当  用奋斗镌刻荣光

金沙江下游“风光水储”一体化国家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位于金沙江下游干流未开发利用的干热河谷地段,是全国首批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之一,被国家能源局纳入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清单,与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4座巨型水电站(装机容量共计4646万千瓦)共同形成全球最大的沿江清洁能源走廊。

作为金沙江下游“风光水储”一体化国家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云南侧)首批项目的关门项目。项目全容量并网后,年均发电量可达36亿千瓦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4万吨,相当于种植15381万棵树,让能源更环保、更低碳,有效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助力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项目的投产,标志着金沙江下游“风光水储”一体化国家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云南侧)整体建设向前迈进了关键性的一步,也为今年迎峰度冬能源保障增添了一份光伏新力量。

踔厉奋发新征程,笃行不怠向未来!勘察人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双碳”战略,敢啃“硬骨头”,能挑“千斤担”,充分展现了央企员工用实干和担当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优良品格,充分彰显了勘察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为祖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和行动。

新征程上,勘察人将继续迎难而上,奋楫争先,追光前行,积极践行央企担当!








【打印】 【关闭】